-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答(bào dá)的意思:
(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
(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3).报谢恩惠。今多指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答,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我当口中衔铁,背上披鞍,报答你也。” 巴金 《朋友》:“你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报答你们。”如:我们决心以更大的成绩来报答党的关怀。
(4).报聘。《后汉书·郑众传》:“今幸有度 辽 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长红(cháng hóng)的意思:指事物长期保持红火、兴旺的状态。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好名(hǎo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好,声誉良好。
环佩(huán pèi)的意思:指人物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庄秀丽。
解道(jiě dào)的意思:解开谜题或问题的关键,揭示真相或道理。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石柱(shí zhù)的意思:指坚固、稳定,比喻人的品质坚定不移,不容易动摇。
天壤(tiān rǎng)的意思:形容差距极大,天地之间的差别。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章台(zhāng tái)的意思:指官衙或朝廷的聚集地,也用来比喻政权或权力中心。
中画(zhōng huà)的意思:指画画时将人物或物体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传神。
坠楼(zhuì lóu)的意思:指人从高处跌落或跳楼自杀。
天壤王郎(tiān rǎng w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威武、雄壮的气势。
-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开篇“丛丛春草,对斜阳流水”,以自然景物起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毕竟蛾眉为君死”一句,直接点明了悼念的对象是一位女性,她为了爱情或某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深情厚意令人动容。
“坠楼人、解道报答明珠,应早遣、天壤王郎知此。”这里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这位女子勇敢决绝行为的赞美,以及对她所付出情感的深刻理解。通过“明珠”这一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她对爱情的珍视与付出。
“林閒双石柱,谁为留题,藓蚀章台好名字。”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墓地周围的环境,双石柱仿佛见证了历史,而“章台”一词则暗示了墓主人曾经的风华与故事。藓苔的侵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名字却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月夜倘归来,环佩依然,似当日、诗中画里。”想象中的月夜归来,女子依旧保持着往日的美丽与优雅,仿佛她从未离开,仍旧在诗画中陪伴着爱人。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表达了对逝者永恒存在的美好愿望。
最后,“恁岁岁、岩前豆长红,定染透、潇湘血和残泪。”以豆花的生长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含着对逝者情感的延续与传承。潇湘血和残泪,则是将情感推向极致,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叶上舍元址读书观海卫回龙庵两月揽景兴怀托以歌咏无伦次也共得二十六章·其十七
闭之重帷深,羞涩等新妇。
恨因蚕织工,终身役其手。
阿姑年过笄,独处尚无偶。
对镜有惭颜,未敢訾父母。
春棠发野枝,语以海鸟丑。
所值皆自天,东风究何负?
不平徒用伤,时命本难苟。
未闻唐虞朝,庙堂重骍牡。
供佛有薄田,居僧皆习农。
每以经课馀,共出田亩东。
田麦三尺高,田禾水瀜瀜。
垂垂大袖衣,时纳山花风。
岂必千仓箱,中岁愿已丰。
庶几疏食安,不作沿门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