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后》
《秋日后》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㬠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hòu
táng / wángjiàn

zhùchùjìnshānchángwénqíngshàijiùfāngyīn

qiūhòuduōjiànjuéshēngzhù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足(cháng zú)的意思:常常踮起脚尖,表示经常走路、行动。

芳茵(fāng yīn)的意思:指花草香气浓郁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花草繁茂的景色。

立秋(lì qiū)的意思: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日后(rì hòu)的意思:表示将来或未来的某个时候。

生衣(shēng yī)的意思:指新生婴儿出生后所穿的衣物。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住处(zhù chù)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或位置。

注释
住处近山:住所接近山的地方。
常足雨:经常有足够的雨水。
闻晴:听说天气晴朗时。
㬠曝:晾晒。
旧芳茵:旧的草席。
立秋日后:立秋节气之后。
无多热:没有太多炎热。
渐觉:逐渐感觉。
生衣:薄衣服。
不著身:不贴身,不需要穿。
翻译
住在靠近山的地方经常下雨充足,听说天晴就晒晒以前的草席。
立秋以后天气不再那么热,渐渐觉得穿薄衣服也不贴身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的生活图景。开篇“住处近山常足雨”说明了诗人居住在一个多雨的地方,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而“闻晴㬠曝旧芳茵”则表达了诗人在雨后听到晴空下阳光照耀下的草木恢复生机的声音,这里的“旧芳茵”暗示着自然界即将进入新的季节,带有一丝秋天的凉意。

接下来的“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则透露了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诗人感受到凉爽,连夏服也变得多余,不必再穿在身上。这两句勾勒出了初秋时节特有的清新感觉,以及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锐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季节更迭中平淡生活的赞美。语言简洁而生动,情感真挚,给人以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句·其二十三

暗香都自著人来。

(0)

鉴亭

石壁缘云白,松风特地哀。

断鸿随眼没,秋浪擘山来。

鼓急船头转,山明雨脚开。

知公归未得,此作望乡台。

(0)

崇宁寺晚归

远意难随燕燕归,故园春冷杏花稀。

虚名自古双蜗角,别业从来一钓矶。

已后无人能立雪,他年知子可传衣。

结庐薄有西山地,更遣何人赋式微。

(0)

题冯园三首·其三

浑道无情易别离,袖痕看取泪燕脂。

阳关三叠何须唱,正是征鞍欲去时。

(0)

宿西谷院六首·其一

线绕参差路,云封咫尺山。

寺僧初怪客,三日窃优閒。

(0)

啸台·其二

步兵真旷达,与世故浮游。

平时哭途穷,郁郁宇宙幽。

浩气独不掩,筑台凌清秋。

一啸已望我,况乃尔汝俦。

斯人固遗世,世亦不汝收。

得非青白眼,钧铢牾时流。

聊为招魂些,释汝故时忧。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