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育王十二题·其七灵鳗井》
《和育王十二题·其七灵鳗井》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田苗枯槁,井鳗人所祷。

若教龙有灵,此鱼何足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田苗(tián miáo)的意思:

禾苗。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行于大道》:“田苗不起,囷仓虚空。”《宋史·河渠志五》:“﹝ 程昉 等﹞逼人夫夜役,践蹂田苗,发掘坟墓,残坏桑柘,不知其数。”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二折:“锄了田苗,种了菜蔬,老做庄家小做屠。”

注释
田苗:农作物。
自:自然地。
枯槁:枯萎凋零。
井鳗:井中的鳗鱼,可能指井神或祈求的对象。
人所祷:人们祈祷的对象。
若:如果。
教:让。
龙:古代神话中的神物。
有灵:有灵验。
此鱼:这些鳗鱼。
何足道:哪里值得一提。
翻译
田里的作物自然枯萎,人们向井中的鳗鱼祈祷。
如果龙真的有灵验,那么这些鳗鱼又算得了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觏创作的《和育王十二题·其七·灵鳗井》中的四句。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一幅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融入了对天地神灵的一种期待与讽刺。

"田苗自枯槁" 描述的是农作物因缺水而干枯的景象;"井鳗人所祷" 则是说人们对于能在干涸的井里捕捉到鱼儿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有求神拜鬼之意。接下来的两句"若教龙有灵,此鱼何足道" 表达了诗人的讽刺态度——如果说龙真的有灵性,那么这点小事如捕鱼又算得了什么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神灵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世间渺小欲求的反思。李觏借此抒发了一种超脱凡俗、观照天地万物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过长沙吊贾太傅

政事堪流涕,南迁一疏分。

猜疑蒙白日,卑湿堕青云。

万里投湘赋,三年讯鵩文。

可怜宣室后,召对更无闻。

(0)

日观峰

巑岏万里岳云长,日观峰前接大荒。

独立丹崖劳极目,不知何处是扶桑。

(0)

黄氏诸君子过酒肆

谢家兄弟好,倾盖酒杯中。

今雨情偏洽,罡风气更雄。

海天飘白露,秋水接长空。

不异桃花路,归舟趁晚风。

(0)

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

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

垆头浊酒延三益,岭表高才羡二难。

风雨何时龙剑合,相思一夜雁声寒。

临流欲发山阴棹,明月沧浪把钓竿。

(0)

十月京师纪事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

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0)

咏赵

自是宗臣第一人,偏安那可诵中兴。

龙须泪洒知何处,现有忠魂绕海滨。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