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张 芸 叟 左 司 被 赐 资 治 通 鉴 宋 /范 祖 禹 六 世 承 平 有 史 臣 ,紬 书 东 洛 布 成 均 。网 罗 遗 佚 三 千 载 ,采 撷 精 华 十 九 春 。天 作 冠 篇 坟 曲 大 ,上 思 稽 古 宪 章 新 。乌 台 御 史 辞 雠 校 ,头 白 空 余 汗 简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空(bái kōng)的意思:空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采撷(cǎi xié)的意思:采摘和收集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成均(chéng jū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识渊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雠校(chóu jiào)的意思:指互相攀比、争强好胜,不断超越对方。
东洛(dōng luò)的意思:指东方的山河,泛指辽阔的东方地区。
坟典(fén diǎn)的意思:指被人们广泛传颂、学习的典范或者经典。
古宪(gǔ xiàn)的意思:指古代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
冠篇(guàn piā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文的开头部分,也指作品的精华部分。
汗简(hàn jiǎn)的意思:汗简是指汗水流得很简单,形容轻松、容易。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精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事物最重要、最精彩、最精细的部分或精髓所在。
九春(jiǔ chū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久远的春天。也用来比喻等待、期盼已久的事物。
六世(liù shì)的意思: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或职业。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史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有功绩的臣子。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天作(tiān zuò)的意思:指自然界或神灵创造的奇迹或天然景观。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乌台(wū tái)的意思:指官吏职位高而品级低,权力大而地位低下。
宪章(xiàn zh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的基本法规、章程或宪法。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 翻译
- 六代以来天下太平,有史官在东洛编撰书籍。
搜集遗漏的文献长达三千年,精选精华内容用了十九个春天。
天意赋予重任,要编纂宏大的经典著作,推崇古训并创新法规。
御史台的官员曾负责校对,如今白发苍苍,只剩对文献的热爱和敬意。
- 注释
- 承平:太平盛世。
史臣:史官。
紬书:整理编纂书籍。
东洛: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遗佚:散失的文献。
坟典:古代的经典文献。
稽古:考察古事。
宪章:规章制度。
乌台:御史台的别称。
头白:形容年老。
汗简人:指辛勤校对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史学家范祖禹的作品,他以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为契机,表达了对历史编纂的敬意与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六世以来的太平盛世,有史臣致力于文献整理,如紬书于东洛,编纂成均馆的典籍。诗人强调了这些史官们搜集遗失文献的辛勤工作,历时长达三千载,且在十九个春天里精心挑选精华。
接着,诗人将这部巨著比作天赐的宝冠,是古代经典的大成之作,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法制传统的尊重,力求创新。然而,诗人也暗示了自己未能亲自参与修订的遗憾,以“乌台御史辞雠校”暗指自己未能成为校对的一员,只能在白发之时,空怀对那些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赞美了史学工作的价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传承与学术研究的深深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
今朝震泽行,动荡玻璃色。
四万八千顷,浮天杳无极。
东西洞庭山,缥窈如泼墨。
与我相周旋,招之不可即。
冉里那复返,毛公久灭迹。
可怜水犀甲,石蕝化深碧。
更闻此山中,幽人无岁历。
老死不出山,何由识兵革。
回头笑句践,藉手妇人力。
一朝良弓藏,解使大夫惑。
去去不足道,此水可亡国。
碧云寺
净域开丹嶂,精蓝倚碧天。
登临迷胜概,徙倚谢尘缘。
幽戺从苔积,长廊信屟穿。
阶前流水赴,树杪落霞悬。
风堕斋时磬,花飞象外筵。
鬼神呼窟宅,日月晕榜联。
出洞龙湫得,扪萝凤啸传。
快应听雨过,倦可割云眠。
亭对娟娟竹,杯浮曲曲泉。
终期结莲社,长此习安禅。
梁县
我行已不先,我仆常苦后。
中途雇蹇驴,并辔相左右。
听彼御者言,恻焉使心疚。
自云先朝时,世隶凤阳久。
有田不起科,岁酿烝尝酒。
不知始何年,更名曰地亩。
社长三十六,搜括到鸡狗。
累世免租税,此苦那得受。
畏彼官长威,情急举家走。
买驴获雇直,聊以谋升斗。
永痛父祖茔,北望空回首。
语罢辄欷歔,予急掩其口。
陵寝且丘墟,坟墓复何有。
生得逃征徭,死当见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