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顾盻(gù xì)的意思:顾念、关注
广陵(guǎng líng)的意思:泛指广阔的地方,也指繁华的城市。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三辅(sān f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辅助行政区域,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区域。也指古代官府的三个辅助机构,即都城周围的三个辅助机构。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下走(xià zǒu)的意思:向下走,指下降或走下坡路。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烟海(yān hǎi)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的大海,比喻众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非常繁忙或混乱。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章回(zhāng huí)的意思:指一部长篇小说或文章的各个部分,也指小说或文章的分卷。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广陵涛(guǎng líng tāo)的意思:指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声音或气势。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宗考功》其一,通过“别离”、“春色”、“文章”、“顾盻”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以“别离”开篇,将离别的场景描绘得如同发生在昨日一般清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接着,“岂厌广陵涛”则以广陵涛声喻指友人离去时的环境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转而描绘了一幅春日渔阳满城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海上烽烟四起的战乱画面,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颈联“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运用了“白雪”和“绨袍”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分别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友情的力量。通过“文章回白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顾盻解绨袍”则形象地描绘了在友人目光的注视下,一切困难和困扰都能迎刃而解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能给人带来力量和支持。
尾联“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以“下走”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心系友人,情感并未因距离而减弱。同时,“萧条欲二毛”则以年华老去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同潘景升吴翁晋卜伯符孙燕诒苏汝载家仲玄御登牛首山绝顶留宿僧院诘朝又游献花岩三首·其一游牛首
拄笏看山兴杳然,到来爽气入秋鲜。
他乡几度逢重九,上界遥临遍大千。
天地悠悠同逆旅,江波滚滚送华年。
征鸿已引愁心去,还见归帆落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