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鹿魁而壮,如驴逸且颀。
驰山艰却缓,履洳迅如飞。
项似垂膺鞅,角堪为指机。
释名翻尔雅,□兽是耶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动物,通过其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进行描述。首先,它被形容为“似鹿魁而壮”,鹿魁指的是鹿的魁梧体型,整体给人一种强壮的感觉。接着,“如驴逸且颀”则说明了这种动物既显得悠闲自在(逸),又身材修长(颀)。在行动上,它在山地时“驰山艰却缓”,显示出在艰难的地形中行动缓慢,而在湿滑的地面则“履洳迅如飞”,行动迅速如飞。这表明它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很强。
进一步的描述包括“项似垂膺鞅,角堪为指机”。颈项如同垂下的马鞅,角可以作为指南的工具,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对动物形象的描绘。最后,“释名翻尔雅,□兽是耶非”这一句似乎在探讨名称的解释,可能是在讨论这种动物的分类或是否属于某种特定的类别,但最后一部分缺失,无法完整理解其意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动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
天涯除馆忆江梅。几枝开。使南来。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空恁遐想笑摘蕊。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
引三弄、不觉魂飞。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