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和亲(hé qīn)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势力之间通过婚姻联姻来达成和平、友好的关系。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买笑(mǎi xiào)的意思:用金钱或其他手段来获取他人的笑容和欢乐。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首夏(shǒu xià)的意思:指夏季的开始或初夏时节。
西子(xī zǐ)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夏天(xià tiān)的意思:夏天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在成语中,夏天常常象征着炎热、热闹和繁忙。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榆荚(yú jiá)的意思:指人们的交情或感情深厚,像榆树下的榆荚一样紧密相连。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乙卯年于昼锦堂与友人一同欣赏牡丹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晚开的独特魅力。首句“从来三月赏芳妍”点明了牡丹通常在三月盛开,而此诗中的牡丹却在夏季开放,形成了一种意外的美丽。接着,“开晚今逢首夏天”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晚开,与夏日的热烈相映成趣。
“料得东君私此老,且留西子久当筵”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天象征为“东君”,将牡丹比作“西子”,表达了对牡丹晚开之美的赞赏。牡丹仿佛得到了春天的偏爱,得以在盛夏之时绽放,成为宴会上的焦点。
“柳丝偷学伤春绪,榆荚争飞买笑钱”则通过柳丝和榆荚的形象,分别表现了对春逝的哀愁和对夏日欢愉的追求。柳丝似乎在模仿着春日的哀愁,而榆荚则像是在购买欢笑,生动地描绘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最后,“我是至和亲植者,雨中相见似潸然”表达了诗人作为牡丹的种植者,在雨中与牡丹相遇时的感慨。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晚开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史魏公蜗室
两趺尺寸地,屹立万夫目。
四海霖雨心,溉沾一夔足。
何曾动声气,万象意沉缩。
譬如雷蛰藏,春风不虚辱。
世界如许大,犹吾体中粟。
是心如许宽,不著世间欲。
散花果无地,拊卷或可熟。
好鸟如可人,鼾睡勿惊促。
八风吹得行,颠倒任掁触。
九日西湖
不须归梦更成都,九日西湖病已苏。
试把黄花元自好,可怜白首不胜扶。
谁边醉帽风攲侧,去底征鸿月有无。
一夜抚心欣有得,后来人物不如吾。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