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令(chuán lìng)的意思:传递命令或消息。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橐驼(tuó tuó)的意思:比喻背负重担的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令月(lìng yuè)的意思:指月份美好、明亮而令人愉悦的时候。
宁边(níng biān)的意思:宁可选择边远的地方也不愿意选择近处的地方。
牛马(niú mǎ)的意思:指牛和马,代表勤劳和辛勤努力的精神。
前驱(qián qū)的意思:前驱指的是前面引领或开创道路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前人的先驱或开创者。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水草(shuǐ cǎo)的意思:水草是指水中的植物,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浮躁、不稳定。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营中口号》描绘了军营清晨和夜晚的生动场景。首句“晓问前驱晚问营”,通过早晨询问先锋部队的情况和夜晚询问营地状况,展现出军纪严明与指挥有序。接着,“橐驼牛马一时鸣”以动物的活动声,烘托出军营的繁忙与活力。
“贪依水草宁辞远”表达了士兵们对水源和草地的依赖,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跟随,显示出他们的坚韧和忠诚。“恐湿旌旗却爱晴”则体现了他们对旗帜安全的重视,宁愿忍受雨天也要保持旗帜干燥,象征着对荣誉和使命的守护。
“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月三更”运用了明亮的灯火和深夜的月光,描绘出军营夜间紧张的备战气氛,通过箭筹传递命令,显示出军队的高效组织和纪律。
最后两句“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息战争”,预示着征战的进展,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事,实现边境安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军队的生活状态和战争背景下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