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营中口号》
《营中口号》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问前驱晚问营,橐驼牛马一时鸣。

贪依水草宁辞远,恐湿旌旗却爱晴。

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三更

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战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令(chuán lìng)的意思:传递命令或消息。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橐驼(tuó tuó)的意思:比喻背负重担的人。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令月(lìng yuè)的意思:指月份美好、明亮而令人愉悦的时候。

宁边(níng biān)的意思:宁可选择边远的地方也不愿意选择近处的地方。

牛马(niú mǎ)的意思:指牛和马,代表勤劳和辛勤努力的精神。

前驱(qián qū)的意思:前驱指的是前面引领或开创道路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前人的先驱或开创者。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水草(shuǐ cǎo)的意思:水草是指水中的植物,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行为浮躁、不稳定。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营中口号》描绘了军营清晨和夜晚的生动场景。首句“晓问前驱晚问营”,通过早晨询问先锋部队的情况和夜晚询问营地状况,展现出军纪严明与指挥有序。接着,“橐驼牛马一时鸣”以动物的活动声,烘托出军营的繁忙与活力。

“贪依水草宁辞远”表达了士兵们对水源和草地的依赖,即使路途遥远也愿意跟随,显示出他们的坚韧和忠诚。“恐湿旌旗却爱晴”则体现了他们对旗帜安全的重视,宁愿忍受雨天也要保持旗帜干燥,象征着对荣誉和使命的守护。

“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月三更”运用了明亮的灯火和深夜的月光,描绘出军营夜间紧张的备战气氛,通过箭筹传递命令,显示出军队的高效组织和纪律。

最后两句“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息战争”,预示着征战的进展,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事,实现边境安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明朝军队的生活状态和战争背景下的期盼。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2)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