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有怀》
《清明有怀》全文
元 / 陈天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愁客况,夜梦绕天涯

淑景流水归心逐暮鸦。

看书蠹叶抚案灯花

怅望松楸远,登临叹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蠹叶(dù yè)的意思:指隐藏在内部、不易察觉的危险或问题。

抚案(fǔ àn)的意思:抚案指的是在案头轻轻地摩挲,表示思考、犹豫、拿不定主意。

归心(guī xīn)的意思:指思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看书(kàn shū)的意思:指毅然决然,下定决心,舍弃退路,全力以赴。

客况(kè kuàng)的意思:客人的情况或客户的状况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淑景(shū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叹嗟(tàn jiē)的意思:表示感叹、叹息或惋惜。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天锡在清明时节怀念故人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春愁禁客况,夜梦绕天涯”,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孤独感。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却因思念亲人而倍感压抑。夜晚,他沉浸在对远方亲人的梦中,那份情感穿越时空,仿佛能跨越千山万水,直达彼岸。

颔联“淑景随流水,归心逐暮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淑景,指的是美好的景色,这里象征着诗人对逝去亲人的美好回忆。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归心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过去,与亲人团聚的心愿。暮鸦,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常被用来比喻游子思乡的情怀,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颈联“看书翻蠹叶,抚案落灯花”,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翻阅书籍时,书页上可能已布满虫蛀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抚案时,灯花掉落,既是自然现象,也隐喻着诗人思绪的飘忽不定和内心的波动。

尾联“怅望松楸远,登临起叹嗟”,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松楸,古代常用来指墓地或坟墓,此处代表诗人思念的亲人安息之地。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墓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叹息。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亲人的哀思,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天锡
朝代:元

元福宁州人,字载之,号晋斋。为本州学正,转盐运提举大使。宁宗至顺初,擢建阳尹,以六事闻于朝,加奉议大夫,知福州致仕。终年八十。有《鸣琴集》。
猜你喜欢

和杜工部三韵·其二

扶摇大鹏鸟,翼若垂长虹。

直上九万里,宁辞海运功。

自非太和风,不徙南溟中。

(0)

感寓·其四十九

神龙本阳精,变化升天池。

嘘云泽下土,在在苏群黎。

一朝天帝怒,下谪荒山陲。

鳞甲悉疮痏,蝼蚁纷制之。

过亢信有悔,圣易岂汝欺。

何当复飞跃,钧天日遨嬉。

(0)

感寓·其十六

贫贱不可去,所愿甘布衣。

先民有格言,富贵履危机。

高车岂不好,一覆信难支。

君看庙中牺,孰与濠上鱼。

贤哉鹿门叟,去去从此辞。

(0)

巫山高

巫山高高望不极,叠巘连崖倚天碧。

云里夫容十二峰,宛如神女晚妆浓。

襄王已去今千载,行雨行云尚有踪。

朝朝暮暮荒台下,几见行人时驻马。

玉佩仙香杳不闻,空有神巫奏歌舞。

路入枫林树色青,古祠飞雨乱苔生。

相思何处愁魂断,木叶萧萧猿夜声。

(0)

竹枝辞·其五

山桃花开红更红,朝朝愁雨又愁风。

花开花谢难相见,春色无边愁杀侬。

(0)

题陈主事崇谦山水图三首·其三

隔岸孤村远,临溪一径开。

有山都积雪,无处不逢梅。

□□□□□,□□□□□。

□□□□□,□□□□□。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