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才种竹归能识,客自看花竟未逢。
园好莳荠呈嫩叶,石因移树折尖峰。
尖峰(ji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青蔬(qīng shū)的意思:指蔬菜和青草,比喻平凡朴素的生活。
山钟(shān zhōng)的意思:比喻声音洪亮、传播广泛。
委曲(wěi qū)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委屈自己,忍气吞声。
小摘(xiǎo zhāi)的意思:指谨慎小心地选择或采摘事物。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野步(yě bù)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随意而行。
意味(yì wèi)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行为所包含的深层次、内在的意思或含义。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摘青(zhāi qīng)的意思:摘去青苔,指人才出众,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或天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大湾泊船,沿着榕树的曲折树荫寻找寺庙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句“又泊斜阳寻野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大湾停船,沿着蜿蜒的小路探索的场景,斜阳映照,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次句“榕阴委曲见山钟”,通过榕树的枝叶遮蔽,隐约可见山中的寺庙钟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僧才种竹归能识,客自看花竟未逢”两句,通过僧人和客人的视角,分别描述了竹林和花丛中的景象。僧人可能在竹林中种植竹子,而客人在花丛中漫步却未能遇到僧人,这种对比暗示了隐逸与世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追求。
“园好莳荠呈嫩叶,石因移树折尖峰”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种植荠菜和移栽树木的景象,嫩叶和尖峰分别代表了生机与力量,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变化之美。
最后,“殷勤小摘青蔬束,尚觉依依意味浓”表达了诗人对新鲜蔬菜的采摘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浓厚情味。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采摘,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情感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