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二子往赴漕试意颇念之二首(其二)》。诗中以“三年大比”和“五日修途”开篇,巧妙地将科举考试的盛况与父母对子女的深情相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宏大的场景。
“三年大比抟鹏志”,描绘了学子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怀揣着飞黄腾达的雄心壮志,准备一展才华的景象。“五日修途舐犊心”,则细腻地刻画了在前往考场的路上,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与不舍,如同舔犊之情般深厚,体现了亲情与教育的温暖与力量。
接下来,“齐夺锦标非分外”,表达了对学子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期待与祝福,认为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理应得到的回报。“龟泉从昔庆源深”,则以古老的龟泉为喻,寓意着从古至今,家族的繁荣昌盛与教育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渊源,表达了对学子们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和对家族荣耀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比喻,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学子与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教育与未来的深深期盼,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江云三犯/渡江云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
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
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
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还京乐·宴兰溆
宴兰溆,促奏丝萦管裂飞繁响。
似汉宫人去,夜深独语,胡沙凄哽。
对雁斜玫柱,琼琼弄月临秋影。
凤吹远,河汉去杳,天风飘冷。
泛清商竟。
转铜壶敲漏,瑶床二八青娥,环佩再整。
菱歌四碧无声,变须臾、翠翳红暝。
叹梨园、今调绝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轻如翼,归霞时点清镜。
梦芙蓉·西风摇步绮
西风摇步绮。
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
锦温花共醉。
当时曾共秋被。
自别霓裳,应红销翠冷,霜枕正慵起。
惨澹西湖柳底。
摇荡秋魂,夜月归环佩。
书图重展,惊认旧梳洗。
去来双翡翠。
难传眼恨眉意。
梦断琼娘,仙云深路杳,城影蘸流水。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双清楼
空濛乍敛,波影帘花晴乱。
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
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
天虚鸣籁,云多易雨,长带秋寒。
遥望翠凹,隔江时见,越女低鬟。
算堪羡、烟沙白鹭,暮往朝还。
歌管重城,醉花春梦半香残。
乘风邀月,持杯对影,云海人闲。
探春慢·径苔深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
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
重云冷,哀雁断,翠微空,愁蝶舞。
荡鸣澌,游蓬小,梦枕残云惊寤。
还识西湖醉路。
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
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
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
暗想思,梅孤瘦、共江亭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