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居 示 灵 澈 上 人 唐 /皎 然 晴 明 路 出 山 初 暖 ,行 踏 春 芜 看 茗 归 。乍 削 柳 枝 聊 代 札 ,时 窥 云 影 学 裁 衣 。身 闲 始 觉 隳 名 是 ,心 了 方 知 苦 行 非 。外 物 寂 中 谁 似 我 ,松 声 草 色 共 无 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裁衣(cái yī)的意思:裁剪衣服,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春芜(chūn wú)的意思:指春天的草木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隳名(huī míng)的意思:指被人诬陷或诋毁,名声受损。
苦行(kǔ xíng)的意思:指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自愿忍受各种艰苦和痛苦的修行方式。
柳枝(liǔ zhī)的意思:柳枝是指柳树的枝条,比喻柔弱、脆弱的事物。也用来形容柔弱的女子。
路出(lù chū)的意思: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获得成功或解决问题。
明路(míng lù)的意思:明确的道路或方向,也可引申为明晰的思路或明确的目标。
晴明(qíng míng)的意思:晴明指的是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云彩和阴霾。在成语中,晴明常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明亮、睿智。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踏春(tà chūn)的意思:指春天踏青游玩,也可比喻人们在春天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无机(wú jī)的意思:没有条理、没有组织、没有秩序。
行踏(xíng tà)的意思:指脚步行走,踏上前进的道路。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注释
- 晴明:晴朗明亮。
路出:显现路径。
山初暖:山间开始变暖。
行踏:行走,踏步。
春芜:春天茂盛的野草。
乍削:突然削下。
柳枝:柳树的枝条。
聊代札:暂且代替书信。
时窥:时常偷看。
云影:云的影子。
身闲:身体悠闲。
始觉:开始觉得。
隳名:毁弃名声,淡泊名利。
是:正确,真理。
心了:心灵明了,领悟。
外物:外界事物。
寂中:寂静之中。
谁似我:谁与我相似。
松声:松树的声音。
草色:草地的颜色。
共无机:共同拥有不矫饰的自然状态。
- 翻译
- 晴朗道路显现山初暖,踏青走过春草看茶回归。
偶尔削下柳枝暂代书信,时常仰望云影学习裁剪衣裳。
身心闲暇方觉淡泊名利为真谛,内心明了才懂苦行并非必须。
外界寂静中谁能与我相似,松声草色共享无为的意趣。
- 鉴赏
诗中的意境是春天的山中,阳光明媚,气候初暖,旅途中踏着残存的冬日枯草。诗人以柳枝暂作书札,时而窥视云影,或许是在学习如何裁剪衣物。这两句描绘出一种淡泊名利、生活自在的情趣。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隳名”(声誉或是非)的觉醒,以及对修行苦乐的深刻体会。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使得外界的喧哗变得无关紧要,只有内心的平静与自然之声和色彩相伴,显得格外和谐。
诗中表现了皎然禅师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自在情性的追求。通过这种境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逃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诉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龙皞臣诗草
朔风吹微雪,被酒昏不醒。
畜眼见龙侯,使我志气盛。
世烈蔚通材,儒术成健令。
旧知德业广,近接词华胜。
浮空波澜老,入冶金铁迸。
攀古学阴何,步今揖王邓。
愿言举高翮,侧听敷新政。
再读县居篇,私怀国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