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一个阳光明媚的丰收景象。诗人许及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暖阳照耀下的麦田,一片金黄,丰收在望。"暖日烘晴麦正秋",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温暖阳光下麦田成熟的画面,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接着,“麦田高下五分收”,描述了麦田高低起伏,呈现出五分之一的收获景象,既展现了土地的广阔与丰富,也暗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稍苏凋瘵天之力",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恢复力与人类的努力相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人们克服困难、恢复生机的肯定。
最后,“赈粜新来减几筹”则透露出了一丝社会关怀的温度。在丰收的背景下,诗人关注到了粮食的分配问题,通过“赈粜”(即救济粮)的减少,反映了政府或社会对于减轻民众负担、确保粮食安全的考虑,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于公平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还蕴含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怀和对自然力量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与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神子.听项屏山姊.紃.弹琴
画堂春暖日光晴。坐深庭。泛瑶觥。
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
虽是初逢如旧识,言不尽,话生平。
落花风度水云声。韵泠泠。特分明。
真个九皋、长唳近虚灵。
听到曲终人语静,霍然使,寸心清。
念奴娇.次学士即席韵,兼呈宋荔裳观察、王西樵司勋
词坛宿将,觉秦欧辛陆,今无难续。
壁垒当场争上驷,我拜祝苒三覆。
剑戟无声,杀人如草,手得中原鹿。
回看余子,与其书不能读。
笑我手拙髯枯,牢愁难写,倚马惭枚叔。
描画蓬蒿只办得,潦倒山癯半幅。
食力居贫,隐安遗躅,空有江湖屋。
先生不弃,许余同餐秋菊。
塞垣春
霜肃秋天迥。看紫塞、西风劲。
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
渐满川、组练申军令。清苦日、胡笳称。
马萧萧、鸣未了,莲花幕底难听。
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
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
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
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