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宠光(chǒng guāng)的意思:形容某人备受宠爱或受到特殊待遇。
归耕(guī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归田务农,也比喻人退隐自耕。
怀奇(huái qí)的意思:指怀着奇特的思想或意愿。
卷阿(juàn ā)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
匡济(kuāng jì)的意思:匡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纠正错误、救济困难。它形容人在社会上能够纠正错误,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使社会得以恢复正常。
宁谧(níng mì)的意思:宁静安详,平和恬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桑土(sāng tǔ)的意思:指荒凉贫瘠、不毛之地。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魏阙(w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佐理(zuǒ lǐ)的意思:辅助、协助
魏阙心(wèi quē xīn)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思深沉,不易被察觉。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士俊所作,名为《老父庚午以百龄钦蒙存问余己卯复滥天恩恭纪》之四。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高寿老父受到朝廷关怀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老父长寿的喜悦,也有对自己能力不足以辅助治理国家的自谦,以及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句“中边宁谧近如何”,诗人以“中边”象征朝廷与民间的距离,表达对老父长寿的欣慰,同时暗含对国家安宁的关切。接着,“魏阙心悬倚钓蓑”一句,借“魏阙”指代朝廷,而“倚钓蓑”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身在民间,心却始终牵挂朝廷,如同渔翁倚靠蓑衣,时刻准备为国效力。
“佐理自惭匡济少,归耕仍沐宠光多”两句,诗人自谦自己在辅佐治理国家方面贡献有限,但又因老父长寿受到朝廷的关怀和恩赐,内心充满感激。这里既有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也有对朝廷恩典的深切感念。
“洵如保泰先桑土,岂乏怀奇待网罗”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老父长寿的喜悦,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诗人认为老父长寿如同保护国家根基,稳固如桑土,而自己虽怀奇才,却未被网罗,表达了对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期待。
最后,“万里拜瞻颜咫尺,凤梧欣听矢卷阿”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对老父的敬仰之情犹如近在咫尺。同时,通过“凤梧”和“矢卷阿”的比喻,表达了对老父长寿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老父智慧和德行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老父长寿的喜悦,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自省和对朝廷恩赐的感激,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与二三子赏月分韵得中字
雨洗天宇净,微云捲凉风。
今夕定何夕,月圆秋气中。
惊雁掠沙水,寒鸦绕梧桐。
嘉我二三子,笑语春冰融。
酒酣吐秀句,醉笔翩征鸿。
夜阑灯光乱,清影栖房栊。
似闻霓裳曲,笛声吟老龙。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
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
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
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
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
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王立之园亭七咏·其五介庵
庵居已是介,又以介名庵。
胡为酷好介,毋乃在律贪。
人生要当介,君侯恐不堪。
富贵不相贷,安得坐禅龛。
客去自无事,客来不妨谈。
但能了诸幻,起卧俱无惭。
慎勿作住想,如茧缚老蚕。
兴来出庵去,丛林禅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