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百可亭》是明代诗人张诩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首句“咬得菜根方百可”,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才能达到百般可贵的境界。这里的“菜根”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磨砺,而“百可”则寓意着在经历了这些之后,能够获得的宝贵财富或成就。这句诗强调了坚韧不拔和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次句“养心寡欲老偏宜”,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减少欲望对于晚年生活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适宜。这句诗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关于“无为而治”、“清心寡欲”的生活哲学。
接下来,“拔葵世想公仪子”,引用了公仪休的故事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他拒绝接受别人送他的鱼,因为他知道如果接受了,将来就可能被利用,从而违背了自己的原则。这句话通过公仪休的例子,强调了坚守廉洁、不为私利所动的道德准则。
最后一句“鬻犬谁非吴隐之”,则以吴隐之的故事作为反面教材,警示人们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丧失人格。吴隐之是东晋时期的官员,有一次他为了得到别人的馈赠,竟然卖掉了自己的狗。这个故事说明了贪欲可能导致道德沦丧,失去自我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道德修养以及如何面对生活挑战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晚年时追求内心的平和,同时强调了坚守廉洁、不为私欲所动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