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天高高,曷为乎人戴之?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其十上邪》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林(běi lín)的意思:北方的森林,比喻荒僻遥远的地方。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晨风(chén fēng)的意思:晨风指的是清晨的微风,也用来形容早晨的新鲜空气和宜人的气候。
嗟乎(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叹、感叹之情。
夸父(kuā fù)的意思:指过分自信或自负自大的人。
上邪(shàng xié)的意思:指上天、上帝,也可表示崇拜或敬仰。
晚食(wǎn shí)的意思:指晚饭,即晚上吃的最后一顿饭。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逐日(zhú rì)的意思:逐日是一个意味着逐渐、一天天地的意思。
夸父逐日(kuā fù zhú rì)的意思:追逐不可及的目标,不顾一切地追求。
- 鉴赏
这首诗以“上邪”开篇,借用古语表达对天的质疑与抗争,情感激昂,富有个性。接下来的“天高高,曷为乎人戴之?”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天的不满和反抗情绪。随后,“人怒我怼天,弃之不我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抗态度,将个人的情感与天道的不公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对比。
“夸父逐日,极乎西濛”这一句引用了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通过夸父的执着追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而“念子不归,晚食告穷”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最后,“吁嗟乎北林,林有晨风”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整个诗作情感丰富,既有对天道的质疑与抗争,也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