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栖兮南山。有佩其兰兮,有芝可餐。
《南山操五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九思的《南山操五首》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我栖兮南山”,诗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表达了自己隐居在南山之中的生活状态。南山,常被古人视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这里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清静环境,更象征着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有佩其兰兮,有芝可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南山的自然美景。兰花以其高洁的品质和清幽的香气,象征着诗人的高雅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芝草,古代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仙草,暗示着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寓意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滋养。
“绮皓逝矣,谁与我兮盘桓。”“绮皓”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绮里季和汉初隐士皓石子的合称,这里借指古代的隐士典范。诗人感叹这些先贤已逝去,表达了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然而,“谁与我兮盘桓”则表明诗人并不完全感到孤独,他依然在山林间徘徊,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找着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先贤的缅怀,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隐逸情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