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非矫不生,节非矫不成。
管宁渡辽海,以矫全其清;
虞集卧东山,以矫全其名。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出人(chū rén)的意思:指出众、超群。形容某人的才华、能力或品德出众。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杰士(jié shì)的意思:杰出的人才或英雄人物。
立人(lì rén)的意思:立人指的是培养、造就人才,使其成为有用之才。
辽海(liáo hǎi)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大海。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人极(rén jí)的意思:极其聪明、能干的人。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毋宁(wú nìng)的意思:宁可不要,宁愿不要
与其(yǔ qí)的意思:表示在两种选择中,更倾向于选择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歌《杂诗(其三)》由陈肇兴所作,主题围绕着对杰出人物特立独行品质的赞美。诗人以秋鹗飞翔在千仞高空,不愿随从普通鸟类为喻,象征着杰出人士的卓尔不群和独立人格。他们宁愿保持自我,也不愿随波逐流,如龙凤潜藏锋芒,伯夷叔齐坚守节操,宁愿忍受饥饿。
诗人强调,这种独特的个性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标杆,只有坚持自我,才能激发才能和节操的成长。他举例管宁渡海保持清高,虞集隐居山林维护名声,都是通过“矫”(即特立独行)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整首诗赞扬了独立人格对于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性。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伶俐聪明,都不似、阿奴碌碌。
渐欲买、青山路隐,白云同宿。
半醉尽教乌帻堕,熟眠休管屏风触。
算人生、能有几时闲,金乌速。粗粗饭,天仓粟。
浊浊酒,天家禄。更钓鲜采薇,有何不足。
君不见当年金谷事,绿珠弄笛椒涂屋。
到而今、富贵一场空,终非福。
桐花繁欲垂,柳色澹如洗。
深谷舣行舟,匆匆春莫矣。
庐山蕨已肥,荆渚鱼正美。
提携赤藤杖,炊煮白粲米。
佳处有会心,岁月不须纪。
系船且夷犹,却待荻花水。
江平风浪澄,再与歌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