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證道歌·其二五三》
《證道歌·其二五三》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我今解此如意珠,不论贫富灌头舒。

出没往来欠缺四生六道入无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出没(chū m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地方频繁出现或活动。

六道(liù dào)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即人死后的六种不同的轮回状态。

欠缺(qiàn quē)的意思:指缺乏、不足,常用来形容某种资源或条件的不充足。

如意(rú yì)的意思:符合心意,符合愿望

四生(sì shēng)的意思:四生指的是四个生命阶段,即生、老、病、死。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意珠(yì zhū)的意思:比喻有才智、聪明过人的人。

如意珠(rú yì zhū)的意思:如意珠是一个比喻,表示能够满足心愿和希望的宝贝。

鉴赏

这首诗名为《證道歌(其二五三)》,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中以"如意珠"为象征,表达了佛法普度众生的理念。"我今解此如意珠",意指诗人已经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如如意珠般能够适应各种情况,不分贫富贵贱。"不论贫富灌头舒",强调佛法的平等普惠,无论人们处于何种社会地位,都能从中得到心灵的解脱和舒展。"出没往来无欠缺",描述佛法无处不在,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所遗漏。"四生六道入无馀",则进一步说明佛法涵盖了所有生命形式和世间轮回,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旨在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地。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佛教诗歌,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早发潞阳驿

征车如水辔如丝,望入金河欲曙时。

万里山川环拱抱,九天宫阙起参差。

风林泥泥秋多露,野淀棱棱晓有澌。

三十馀年观国愿,白头今日到京师。

(0)

三月二日赏杏花光岳堂分韵

柳色初青草渐茸,春寒犹勒杏花风。

新烟院落清明后,过雨园林罨画中。

洛社衣冠今日再,兰亭觞咏此情同。

吾年最老身仍健,更向尊前借酒红。

(0)

啸亭为盐令贾策治安题

老子掀髯处,云间孤草亭。

不妨舒逸气,直恐动精灵。

风水划秋涌,鱼龙悲夜听。

几翻流响歇,江冷越山青。

(0)

庚辰元日立春

采燕方迎岁,苍龙忽建辰。

车书时有道,宇宙物皆春。

红喜灯花重,青看菜甲新。

屠苏不辞后,已是白头人。

(0)

辛未苦雨

禾田犹钜浸,春日复连绵。

醉使呼堂上,饥人死道边。

鹤神方下地,龙伯已行天。

真宰如容问,吾心血可笺。

(0)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二十二藏雪寮

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华。

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

石厓穿乳窦,海岸叠潮沙。

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