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羞干禄,家贫喜著书。
潘令官何拙,虞卿意不疏。
传诗今有子,应不废菑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为彭乐道所作的挽诗之一,展现了对逝者生前品质与精神的深切缅怀。诗中通过描述彭乐道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首句“身老羞干禄”,描绘了彭乐道年岁已高,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接着,“家贫喜著书”则展示了他即便生活清贫,也乐于从事学问研究,以著书立说为乐,彰显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妙虽穷比兴,粗亦到虫鱼”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彭乐道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与成就。即使在诗歌的技巧上有所不足,但在其他领域如自然观察(“虫鱼”指对生物的了解)也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表现了其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特点。
“潘令官何拙,虞卿意不疏”引用历史典故,将彭乐道与古代官员潘岳、虞翻相比较,暗示彭乐道虽然在官场可能显得笨拙,但其内心却并不疏远,保持了高尚的情操与真挚的情感。
最后,“传诗今有子,应不废菑畬”表达了对彭乐道后继有人的欣慰,以及对其学问传承的期待。诗句中的“传诗”既指文学作品的传承,也暗含了对彭乐道教育后代、传授知识的肯定,预示着他的精神与学问将在家族中得以延续,不会因他的离去而中断。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彭乐道晚年生活的描绘和对他精神品质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传递了对理想人格的颂扬,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