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全文
- 翻译
- 从荆楚之地辗转南下又北回,明明舌头还在却不应违背自己的心意。
怀王原本就没有坚定的立场,像捕捉苍蝇一样轻易地控制了局面,却又轻易地将其释放。
- 注释
- 荆楚:古代地区名,指湖北、湖南一带。
分明:清楚明白,显然。
怀王: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此处代指无决断之人。
无心者:指没有明确立场或决心的人。
笼得:比喻控制或掌握。
苍蝇:这里可能象征小人或易于操控的对象。
放飞:释放,此处暗指放弃控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无奈与智慧,通过对历史人物张仪的提及,以此来表达个人情感和态度。
"荆楚南来又北归"一句,提到了张仪曾多次在荆楚(指长江中游地区)之间南征北战,最终回到北方,这里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迁,更暗示了政治立场的多变。"分明舌在不应违"则强调了作为谋士,张仪必须运用他的口才和智慧来适应各种政治环境。
"怀王本是无心者"一句,提到了历史上的怀王,或许指的是秦孝公,他被描述为一个没有太多野心的君主。"笼得苍蝇却放飞"则是比喻怀王对待张仪这样的人才,即使抓住了(笼得)也会选择释放(放飞),展现了一种宽容和智慧的治理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点滴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智慧与个人立场之间微妙平衡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宽容与放手这一治国策略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蚕妇辞
东邻采桑妇,西邻养蚕女,年年役役为蚕苦。
桐花如雪麦如云,鸣鸠醉椹叫春雨。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不管乌台湿红雾,妾家有夫事犁锄,妾家有子尚啼饥。
春蚕满筐尚望叶,儿啼索食夫已归。
前年养蚕不熟叶,私债未偿眉暗蹙。
去年养蚕丝已空,打门又被官税促。
今年养蚕嫁小姑,催妆要作红罗襦。
妾身依旧只裙布,寒灯补破聊庇躯。
蚕兮蚕兮汝知否,安得茧成大如斗。
妾生恨不逢成周,治世春风桑五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