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桐 庐 县 江 口 宋 /张 伯 玉 桐 庐 江 水 碧 ,百 丈 见 游 鱼 。元 是 新 安 水 ,流 从 下 濑 初 。清 风 寒 到 底 ,明 月 静 涵 虚 。尘 土 谁 难 濯 ,人 心 自 不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到底(dào dǐ)的意思:表示追问问题的根本所在,也可用于强调或加强语气。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涵虚(hán xū)的意思:指内心深沉、宽广,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静涵(jìng hán)的意思:指内心深沉,内涵丰富的品质。
流从(liú cóng)的意思:随波逐流,没有主见或自己的想法,盲从他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水碧(shuǐ bì)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非常碧绿。
下濑(xià là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声望、地位、能力等逐渐下降或衰退。
- 翻译
- 桐庐江水清澈如碧,百尺之下可见游动的鱼儿。
原来这是新安江的水,自下游的濑水开始流淌。
清风一直吹拂到江底,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平静的水面。
尘世的污垢谁能洗净?人的心灵却往往难以比照清澈。
- 注释
- 桐庐江:指浙江桐庐县境内的富春江。
碧:形容水色清澈。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元是:原来是。
新安水:指新安江,古代地名,今为安徽黄山市一带。
下濑:下游的河流段。
清风:凉爽的风。
寒到底:一直冷到水底。
明月:明亮的月亮。
涵虚:包容着天空的倒影,形容水面平静。
尘土:尘世间污垢。
濯:洗涤。
人心:人的内心。
不如:不及,不能相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比现实与心境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心难以洁净的感慨。
“桐庐江水碧”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水色之碧绿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紧接着,“百丈见游鱼”则展现了水质之清澈,仿佛能够一眼望到底,让读者感受到江水的宁静与深邃。
“元是新安水,流从下濑初”这两句引出了历史的纵深,从而加重了景物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提及古时的河流名称,暗示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沉思和对过往的怀念。
“清风寒到底,明月静涵虚”中的“清风”和“明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里,“清风”和“明月”的“冷”与“静”,反衬出诗人对周遭尘世喧嚣的疏离感。
最后两句“尘土谁难濯,人心自不如”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尘世间的污浊和复杂让人心难以保持纯净,这里“濯”的字眼既指物质上的洗涤,也暗含了精神层面的净化。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心灵洁净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人心难以洁净的感慨,是一首蕴含哲理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尾犯·其二甲辰中秋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江汜冷、冰绡乍洗,素娥堪,菱花再拭。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
竹房苔径小,对日暮、数尽烟碧。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二十五、声声秋点,梦不认、屏山路窄。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