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折(bàn shé)的意思:指折断一半,形容力量或精神受到严重削弱。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恶风(è fēng)的意思:形容非常凶猛的风势,也比喻严峻的环境或残酷的局面。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交(gù jiāo)的意思:旧交、老朋友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流花(liú huā)的意思:指流动的花朵,比喻事物短暂、不稳定。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琴材(qín cái)的意思:指琴的材料,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折损(shé sǔn)的意思:指因外界的原因而受到损失或削弱。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流(zì liú)的意思:自然流动,自然而然地流出来。
- 注释
- 主人:指居所的主人。
裴回:同徘徊,来回走动,表示心事重重或犹豫不决。
流水:自然流动的水。
自开:形容花儿自然而然地开放,无人欣赏。
故交:老朋友,旧相识。
散去:离开,分散。
新燕:春天新来的燕子,常用来象征家的温馨和回归。
不归来:不会回来,暗示人去楼空的凄凉。
入门:进入门内。
缭绕:弯曲而缠绕,形容路径曲折。
荒竹:荒芜、无人打理的竹子,表现环境的荒凉。
坐石:坐在石头上。
逡巡:迟疑不前,徘徊的样子。
绿苔:长在石头或地面上的绿色苔藓,显示久未有人迹。
应是:应该是,表示推测。
曾经:以前经历过。
恶风雨:猛烈的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
修桐:高大挺拔的梧桐树。
半折:折断一半。
损琴材:损坏了原本可用作制作琴的材料,比喻美好事物的毁坏。
- 翻译
- 主人为何独自在这里徘徊,流水兀自流淌花朵自开。
如若见到老朋友都已离散,想必新来的燕子也不会回来。
走进门庭曲折穿过荒芜的竹林,坐在石头上迟迟不离去,沾染了绿色的青苔。
应该是经历过猛烈的风雨,高大的梧桐树半折损,破坏了制作琴的良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意境,主人对着一处荒废的旧宅,感慨万千。"裴回"一词,常用来形容人走远去之状,这里暗示着主人独自一人站在这个已经被人遗忘的地方。
"流水自流花自开"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大自然的运行总是无常的。水流不息,花开花落,这是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生命力,也映照出了主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若见故交皆散去, 即应新燕不归来"表达了对旧友旧事的怀念和对未来变化的无常感。旧日的情谊随风而逝,新的欢聚又如何能够长留?这是一种对于过往记忆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的无奈。
"入门缭绕穿荒竹,坐石逡巡染绿苔"则是主人在废宅中徘徊的情形。这里的荒竹、石头与绿苔,都成了主人情感寄托的载体。在这被人遗忘的地方,他似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安慰。
最后两句"应是曾经恶风雨,修桐半折损琴材"则更深化了废宅的凄凉。"曾经恶风雨"可能暗指这个地方曾遭受过风雨的洗礼,而"修桐半折损琴材"则是一种比喻手法,修理被风雨摧残的桐树,却发现它已经无法再次成为制作琴瑟的良材。这里的"桐"和"琴材"都是文化上的象征,它们的破损代表了艺术与文化在时间流逝中所遭受的磨损。
整首诗通过对废宅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的凄凉,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交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