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客问》
《答客问》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从来住处无人识,今日劳公扣指南

是眼不应还见眼,从教佛祖竞来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指南(zhǐ nán)的意思:指引、引导的书或物品

住处(zhù chù)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或位置。

鉴赏

这首诗《答客问》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与哲思。

首句“从来住处无人识”,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暗示自己虽隐居深山,却鲜为人知,强调了其生活状态的孤独与超脱。接着,“今日劳公扣指南”一句,似乎在说今日有人来访,询问方向,引出下文的对话与交流。

“是眼不应还见眼,从教佛祖竞来参。”这两句诗则蕴含了深刻的禅意。前一句“是眼不应还见眼”,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智慧或觉悟之人,不应再执着于外在的表象,而应深入内心,洞察本质。后一句“从教佛祖竞来参”,则表明即使是高僧大德,也需不断探索与修行,追求真理与智慧。整句诗表达了修行之路永无止境,即便是佛祖这样的至高存在,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领悟。

综上所述,《答客问》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佛教思想,引导读者思考自我、真理与修行的意义。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送友人白青玉归

故园一片月,相照共生平。

俭岁无忧色,山田惟力耕。

床头留旧酿,世事尽浮名。

余亦明年去,闲看春草生。

(0)

过傅掌雷太史晓园

自有沧洲意,潇然三径清。

藉花能醉客,坐树不妨莺。

著述淹风雨,交游念死生。

浊醪君不惜,一晤一回酲。

(0)

野望·其二

墙阴有残雪,非与朝阳争。

老松无别态,气至理亦荣。

飞鸟凭双翼,忽与云烟并。

千峰岂我隔,孤杖果何情。

(0)

同郭夔一饮北固山

萧瑟秋声涧壑哀,他乡扶病且登台。

不知老树何年有,但见长江镇日来。

四海烽烟还逆旅,一樽风雨暂徘徊。

故人邂逅非容易,烂醉无妨卧碧苔。

(0)

晚入东塔禅房

乍归禾里客怀酸,仅识城东旧讲坛。

曲港欲邀仙舸宿,山风不动塔铃寒。

一身与世悲空寂,初地从僧借羽翰。

春晦更看游骑少,夜凉花雨撼栏杆。

(0)

吴柳塘寓汉阳郎官湖太白祠东邀余饮酒

太白祠东访柳塘,倾尊促膝话偏长。

是湖久幻为城郭,此地翻疑作夜郎。

两部新诗开混沌,千年后死著文章。

楼船偪上心加雪,莫使浮云咏凤凰。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