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倚虚房,能生九夏凉。
婢织蒲为履,童烧朮当香。
不就(bù jiù)的意思:表示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九夏(jiǔ xià)的意思:九夏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九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和急迫。
句读(jù dòu)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的词句读起来顺口、流畅。
偏傍(piān bàng)的意思:指依靠、倚靠、依附。
商量(shāng liɑng)的意思:商量指的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相互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行为。
织蒲(zhī pú)的意思:指编织竹席或蒲席。也比喻言辞巧妙,能言善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文人生活画面。"老桧倚虚房",以老桧树作为居所的背景,展现出环境的古老与宁静。"能生九夏凉",暗示了桧树的阴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给人带来清凉,寓含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读书参句读,临字识偏傍",通过读书和写字的细节,表现了诗人的学问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婢织蒲为履,童烧朮当香",则描绘了家中的日常生活,朴素而富有诗意,婢女编织蒲草为鞋,孩童焚烧艾草以驱蚊除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最后两句"兴来吟不就,频与月商量",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涌现,但又难以一气呵成,于是时常与月光共度,寻求灵感的启发。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