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归朝(guī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返回朝廷,恢复政务。
疾苦(jí kǔ)的意思:疾苦是指痛苦、苦难、艰辛。
见外(jiàn wài)的意思:感到陌生或不熟悉,对待别人客气拘束,不敢放得开。
来暮(lái mù)的意思:指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理功(lǐ gōng)的意思:指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素质。
闾阎(lǘ yán)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贪婪残暴的行为。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穑事(sè shì)的意思:指农民秋收后的繁忙事务,也泛指繁忙的工作。
岁丰(suì fēng)的意思:丰收的年景,年年丰收。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相府(xiāng fǔ)的意思:相府指的是官员的家庭或住所。
燮理(xiè lǐ)的意思:燮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合理、妥善地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作郡(zuò jùn)的意思:指临时担任某地官职,但权力有限,地位不稳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使君的地方官员,他在常德任职期间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与风度。诗中通过“相府曾传燮理功”,暗示了张使君在过往的官职中就有过出色的行政管理业绩。接着,“风流作郡此堪同”则赞美了他将这种卓越的治理风格带到了常德,使得当地同样能享受到他的智慧与魅力。
“方迎千骑歌来暮”描绘了张使君离任时,民众以热烈的欢迎和歌唱表达对他的不舍之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地方的深厚影响,也反映了民众对他的高度评价。而“辄为三农愿岁丰”则进一步强调了张使君在农业方面的贡献,他关心百姓的生计,希望每年都能五谷丰登,确保农民的福祉。
“穑事已占虹见外”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暗示张使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地方风调雨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一种象征手法,表明张使君的政绩如同彩虹一般,给地方带来了美好的景象。
“民愁不在雨阴中”则表达了张使君在任期间,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得民众不再因恶劣天气而担忧,生活得以安定。这不仅是对张使君个人能力的赞扬,也是对他在任期内所取得的治理成果的高度肯定。
最后,“归朝有问闾阎隐,疾苦无须对泽鸿”两句表达了对张使君离开后,人们对于他的怀念以及对他留下的良好治理成果的期待。这里的“疾苦”指的是民众的困难与痛苦,而“泽鸿”则比喻为张使君,暗示即使他离开了,民众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关怀与帮助,仿佛他仍在为他们解决疾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使君在常德任职期间的政绩与品德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深得民心、勤政爱民的地方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与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