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业(bó yè)的意思:指人才、能力出众,能够在某个领域中独占鳌头,成为行业的顶尖人物。
触寒(chù hán)的意思:触及寒冷。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孤鹤(gū hè)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或孤立无援的状态。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偏压(piān yā)的意思:指偏袒、偏袒压制,偏袒一方,不公正对待。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千帆(qiān fān)的意思:形容船只众多、繁忙的景象。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业已(yè yǐ)的意思:已经,早已
- 鉴赏
这首《冬日晚登黄鹤楼(其二)》由明代诗人寇学海所作,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深冬时节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凭阑极目万山浮”,开篇即以“凭阑”二字点出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的视觉空间之中。“万山浮”则形象地描绘了群山在视野中若隐若现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
“感慨翻怜到上头”,紧承前句,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产生的复杂情感。这里的“怜”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怜爱,也有对自身处境或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层次。
“伯业已随孤鹤去,楼台偏压大江流。”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历史人物与眼前景物相联系,暗含着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伯业,可能是指古代的英雄或伟人,随着“孤鹤”的离去,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英雄的消逝;而“楼台偏压大江流”,则描绘了黄鹤楼与奔腾不息的大江相对应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永恒与历史的流动。
“烟迷远浦千帆雨,涛触寒矶五月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鹤楼下江面的景象,烟雨迷蒙中,千帆竞发,波涛拍打着岸边的岩石,季节更迭,岁月流转。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笛里梅花莫吹落,恐惊岁晚怨淹留。”最后两句以笛声和梅花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住美好时光,避免因时间的流逝而产生遗憾的心情。梅花在笛声中飘落,既是一种美的展现,也是对时光易逝的警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