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其尸国工,谬以石见诃。
泪尽血可续,玉在良已多。
抱璞(bào pú)的意思:比喻保持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古则(gǔ zé)的意思:古代的法则或规定。
国工(guó gōng)的意思:指国家的工作,国家的事务。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荆人(jīng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狡诈狠毒的人。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良已(liáng yǐ)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门正(mén zhèng)的意思:指门户正直,家庭廉洁,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靡它(mǐ tā)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受约束,任意妄为,不受规范束缚。
迷邦(mí bāng)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混乱,社会秩序紊乱的状态。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欺君(qī jūn)的意思:对君主进行欺骗或背叛
是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实真相,表示确实、真实无误。
同科(tóng kē)的意思:同一个学科或领域的人或事物。
万乘(wàn shèng)的意思:形容辎重车马众多,规模宏大的盛况。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岩阿(yán ā)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定,不畏艰险。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这首诗《古意》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丰富的象征与寓言手法,深刻揭示了忠诚与误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诗的开篇“荆人初得玉,跅足辞岩阿”,以荆人发现美玉并离开山岩的隐喻,象征着主人公发现了珍贵的事物或真理,却因外界环境或个人认知局限而选择放弃或隐藏。接着,“持献万乘君,君门正嵯峨”描绘了主人公将发现的珍宝献给高高在上的君主,比喻对权力和权威的尊敬与仰慕,同时也暗示了献礼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谁其尸国工,谬以石见诃”一句,指出有人错误地将普通石头视为珍宝,讽刺了社会中对价值判断的误识和偏见。紧接着,“迷邦诚不忍,欺君反同科”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国家和真理的坚守,即使面对误解和不公,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
“臣口不自明,臣心终靡它”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坚定,即使外界质疑和压力,也绝不改变自己的立场。“抱璞重再拜,呼天泪滂沱”描绘了主人公再次向君主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敬意,情感真挚,泪如泉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正义的不懈捍卫。
最后,“泪尽血可续,玉在良已多”寓意着尽管遭遇挫折和困难,但内心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不会消逝,就像美玉的价值永远不会被忽视。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面对误解与不公时,保持自我,坚持真理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坚守正义、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