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丘师悦二首·其二深夜》
《和丘师悦二首·其二深夜》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鼓鼙永漏风露新寒

小热金初冷,孤斟玉屡乾。

感时方自叹,假寐敢求安。

拨炉中火清吟琢肾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拨炉(bō lú)的意思:指炉火熄灭或炉灶熄火。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鼓鼙(gǔ pí)的意思:指鼓声和鼓点,形容喧闹热闹的景象。

孤斟(gū zhēn)的意思:指单独斟酌,独自思考。

假寐(jiǎ mèi)的意思:假寐指短暂的睡眠,也可以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短暂地放松休息。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新寒(xīn hán)的意思:新的寒冷

永漏(yǒng lòu)的意思:永远流失,无法挽回。

中火(zhōng huǒ)的意思:中等程度的火势或热度

翻译
战鼓声声,夜深如永无止境,秋风秋露带来新的寒冷。
初升的金色阳光已微凉,独自饮酒,杯中酒早已喝尽。
感叹时事,不禁自我叹息,即使短暂入眠也不敢寻求安宁。
暂且拨旺炉火,我将思绪凝练,低声吟诵,深入内心深处。
注释
鼓鼙:战鼓,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永漏:古代计时器,滴水计时,形容夜深。
小热:清晨的微热。
孤斟:独自饮酒。
玉屡乾:玉杯中的酒已喝完。
感时:感慨时事。
假寐:假装睡眠,实际上没有睡着。
肾肝:这里指诗人的内心深处,比喻思想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的场景,诗人通过鼓声与漏壶的滴水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深沉的夜晚。"风露结新寒"写出了秋夜的凉意,"小热金初冷"暗示了酒杯中的酒逐渐冷却,反映出诗人独酌的寂寥。"孤斟玉屡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愁绪。

"感时方自叹"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感叹世事变迁,而"假寐敢求安"则透露出他即使在短暂的假寐中也不敢寻求真正的安宁,内心充满忧虑。最后,诗人通过"且拨炉中火"的动作,暗示想要借着炉火的温暖驱散心中的寒意,而"清吟琢肾肝"则揭示出他在这样的深夜里,还在用心思考,自我反省,深入挖掘内心深处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孤独、深思的形象,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秋夜宴徐四山亭

卷言北山岑,非谓靡远寻。

庭际有幽石,自然保遐心。

月池下凉彩,风竹来清音。

樽酒古人意,苍苍寒露深。

(0)

秋晚日少陵原游山泉之什

喧浊侵肌性未沈,每来云外恣幽寻。

尘衣更喜秋泉洁,倦迹方依竹洞深。

暂过偶然应系分,有期终去但劳心。

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

(0)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历阳崔太守,何日不含情。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光尘能混合,擘画最分明。

台阁仁贤誉,闺门孝友声。

西方像教毁,南海绣衣行。

金橐宁回顾,珠簟肯一枨。

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

进退无非道,徊翔必有名。

好风初婉软,离思苦萦盈。

金马旧游贵,桐庐春水生。

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共祝中兴主,高歌唱太平。

(0)

去矣行

君不见韝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0)

秋野五首·其三

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掉头纱帽仄,曝背竹书光。

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稀疏小红翠,驻屐近微香。

(0)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三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

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

部曲精仍锐,匈奴气不骄。

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