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行丹嶂,支筇俯碧潭。
疏篱新笋出,虚牖妙香含。
胜地从僧到,嘉游许客耽。
岸帻(àn zé)的意思:指坐在岸上等待的人,比喻等待时机的人。
半岭(bàn lǐng)的意思:半岭指山势险峻、高耸入云的山峰,也可以指高山峻岭的一半。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穿城(chu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而穿透力强,能够穿透城墙。
幡幢(fān zhuàng)的意思:指旗帜、旗幡,也用来形容众多的旗帜、旗幡。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妙香(miào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石楠(shí nán)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性格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响石(xiǎng shí)的意思:指发出声响的石头,比喻有声势而无实际作用的人或事物。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野卉(yě huì)的意思:野草花草。
莺粟(yīng sù)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前景。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纡回(yū huí)的意思:形容曲折回旋,弯曲盘绕。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游览虞山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
首联“半岭穿城起,千岩带雨探”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雨中的神秘感,仿佛是山峦在雨幕中探出头来,与城市遥相呼应。
颔联“楼台连竹树,市井隔烟岚”则展现了山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楼台与竹树相连,市井与烟岚相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颈联“岸帻行丹嶂,支筇俯碧潭”描绘了登山者的行踪,他们戴着斗笠,行走于红色的山峰之间,俯瞰着碧绿的潭水,充满了探险的乐趣与自然的亲近感。
尾联“雷摧峰顶塔,犬吠涧边庵”通过雷声与狗吠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山中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塔与庵的存在,又增添了人文的气息。
中间部分“突兀亭惟一,纡回径有三”描述了山中独特的建筑与曲折的小径,突显了探索的乐趣与发现的惊喜。
“疏篱新笋出,虚牖妙香含”则通过新长出的竹笋和充满香气的窗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山中生活的雅致。
“野卉飘莺粟,幽禽响石楠”描绘了山中野生花卉随风飘动,鸟儿在石楠树上鸣叫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幡幢依古佛,苔藓绣荒龛”则将佛教文化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幡幢随风摇曳,古佛龛上覆盖着青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庄严。
最后,“胜地从僧到,嘉游许客耽”表达了对这美好之地的喜爱与向往,希望人们能亲自体验这份宁静与美好。
“愿随虞仲隐,尘世不须谈”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像古代隐士虞仲一样,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山林间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雨中游览虞山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向往。
左掖连蓬岛,南山直上林。
具瞻隆一代,寿域启来今。
参井垂光厚,岷峨结秀深。
精英应霄汉,呼吸有晴阴。
紫阁淩遥跂,丹梯极峻临。
为云霈膏润,作柱定崎嵚。
夕雾濡文豹,朝阳集瑞禽。
芝兰春掩映,松柏晚萧森。
入昼星分彩,登歌玉振音。
朋来崧华并,礼绝省台钦。
不转惟恒性,长存是古心。
永宜邦国殿,未受雪霜侵。
功业岐阳鼓,文章泗水金。
终期荐韶轸,一奏午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