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千 之 侄 西 归 宋 /苏 辙 京 洛 东 游 岁 月 深 ,相 逢 初 喜 解 微 吟 ,梦 中 助 我 生 池 草 ,别 后 同 谁 饮 竹 林 。文 字 承 家 怜 女 在 ,风 流 似 舅 慰 人 心 。便 将 格 律 传 诸 弟 ,王 谢 诸 人 无 古 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家(chéng jiā)的意思:接受家族的传承,继承家业。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格律(gé lǜ)的意思:指诗词的格调和韵律。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京洛(jīng luò)的意思:指京都和洛阳两个古代重要的都城。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中助(zhōng zhù)的意思:
指朝中权贵的帮助。《旧唐书·崔元略传》:“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齪齪,吾闻 注 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诸人(zhū rén)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大家,所有人。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注释
- 京洛:指京都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微吟:低声吟诵,此处指诗歌交流。
生池草:象征诗人的创作灵感或友人的陪伴。
竹林:典故,指隐士或高雅聚会之地。
承家:继承家族传统。
风流:指才情风度。
舅:可能指诗人尊敬的长辈。
格律:诗词的规则和形式。
诸弟:泛指弟弟们,也可能是对家族成员的称呼。
王谢:古代著名世家大族,这里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 翻译
- 在京都洛阳漫游的日子已深深久远,初次相遇时欣喜地能一起低声吟唱。
梦中仿佛有你在帮我培育池塘里的青草,分别后又与谁共饮竹林间的酒?
家族的文采因你而延续,你的风流就像舅舅般抚慰着人们的心灵。
我要把诗歌的格律传授给弟弟们,无论古今,王谢家族的才情永不减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送别侄子千之而作,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关爱与期望。首句“京洛东游岁月深”,描绘了侄子在京都洛阳长时间的游学经历,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侄子的成长。次句“相逢初喜解微吟”,回忆两人初次相遇时的喜悦,以及侄子已能吟诗作对的才情。
第三句“梦中助我生池草”,通过梦境表达对侄子的思念,想象他在远方也能激发诗情,如同池边草木般生机勃勃。第四句“别后同谁饮竹林”,借竹林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与侄子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分别后的孤独。
第五句“文字承家怜女在”,称赞侄子继承了家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流露出对侄子女性亲属的关爱。第六句“风流似舅慰人心”,赞美侄子的风雅如同自己,给予他人精神上的安慰。
结尾两句“便将格律传诸弟,王谢诸人无古今”,鼓励侄子将诗歌的格律传承下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像王谢这样的世家子弟一样,保持文采风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侄子的期许,也是对亲情的深厚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