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八》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其八》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

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分猷(fēn yóu)的意思:指分辨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考虑,谨慎处理。

花径(huā jìng)的意思:指花园中的小径,也用来比喻短暂的快乐或美好时光。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清风明月(qīng fēng míng yuè)的意思:指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气氛宁静的场所或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面,通过清风、明月、花径、柴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清风明月两无求”,以“清风”和“明月”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与纯净,同时也暗喻着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不为世俗所累,不求名利,只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花径柴门日转幽”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隐居生活的氛围。花径,暗示着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是自然与心灵交汇的地方;柴门,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与世隔绝的状态。随着太阳的移动,时间悄悄流逝,整个环境显得更加静谧和深邃。

“莫怪主人归较晚”,这一句是对读者的解释和安慰,表明主人之所以归家较晚,并非因为怠慢或疏忽,而是因为他沉浸于自然之美,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时光,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一句“君王有诏欲分猷”则增添了一丝复杂的情感色彩。在古代,君王的诏令往往意味着权力和责任,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外界权力世界的某种矛盾情感——既渴望隐逸生活带来的自由和平静,又对可能失去的权力和责任有所顾虑。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使得整首诗在展现隐逸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与现实责任之间复杂情感的思考。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依韵酬叶道卿中秋对月二首·其二

孤光千里与君逢,最爱无云四望通。

处处楼台竞歌宴,的能爱月几人同。

(0)

新秋

团扇初辞暑,虚檐恰受风。

帘花孤月冷,秋在不声中。

(0)

寄衣曲·其一

忆郎赴边城,几彀秋砧月。

若无鸿雁蜚,生离即死别。

(0)

绝句·其三

为怜红杏亚枝斜,看到斜阳送乱鸦。

又是一春穷不死,天教留眼看莺花。

(0)

玉楼春·其二十八

阴阴树色笼晴昼。清淡园林春过后。

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绿罗风卷皱。

佳人向晚新妆就。圆腻歌喉珠欲溜。

当筵莫放酒杯迟,乐事良辰难入手。

(0)

赋竹上甘露

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

草木有灵液,阴阳凝以时。

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

幸当君子轩,得为众人知。

物生随所托,晦显各有宜。

聊以助歌咏,兼堪饮童儿。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