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仲(bó zhò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物的差距很小,难以分辨谁更好或更高明。
蚕丛(cán cóng)的意思:形容许多蚕在一起吐丝,比喻人多拥挤。
唱和(chàng hè)的意思:指多人或多方相互配合、一起表演或合作。
大树(dà shù)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崇高、影响深远的人物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骊驹(lí jū)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有出色才能的年轻人。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骆谷(luò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偏护(piān hù)的意思:偏袒和保护某人或某方。
山伯(shān bó)的意思: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或感情。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衔知(xián zhī)的意思:指人能够吸取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并能够加以运用和发挥。
小桃(xiǎo táo)的意思:指年纪小而聪明、机灵的孩子。
越客(yuè kè)的意思:指超越常规、突破限制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蜀地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蜀地风土人情的感慨。
首句“歌罢骊驹散夕氛”,以“骊驹”代指即将远行的友人,通过歌唱来表达离别的哀愁,同时“夕氛”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氛围。接下来,“天涯何处怅离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惆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如“猿啼骆谷千峰雨,马踏蚕丛万岫云”,将情感融入到壮丽的山水之中,既展现了蜀地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骆谷”、“蚕丛”均为蜀地的地名,增加了地域特色。
后两句“大树尚留严武碣,小桃偏护薛涛坟”,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通过“严武碣”和“薛涛坟”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往英雄和才女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此行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的担忧。
最后,“眉山伯仲衔知久,唱和能令越客闻”,提到“眉山”是苏轼的故乡,暗含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并期待他能像苏轼一样,在蜀地留下佳作,让远方的客人也能感受到这份文化魅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