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昭义卷》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敬与怀念。
首句“逆珰遗孽半乾坤”,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历史上的奸佞之臣给天下带来的动荡与混乱,犹如遗留在天地间的祸害,影响深远。这里的“逆珰”指的是奸臣,而“遗孽”则指其留下的恶果,形象地描绘出奸佞之臣对国家和人民的破坏。
次句“楚泽扬尘白昼昏”,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混乱与黑暗的氛围。通过“楚泽”这一地理名词,联想到楚国的历史背景,暗示着历史的轮回与相似。而“扬尘白昼昏”则生动地描绘出一片混沌、混乱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阴霾笼罩,失去了光明。
接下来,“力屈武阳陈义士”,诗人将笔触转向了历史中的义士,特别是武阳陈义士的形象。这里的“力屈”意味着力量的耗尽,而“陈义士”则是指那些坚守正义、勇于抗争的英雄人物。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这些在乱世中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英雄们的赞美与敬仰。
最后一句“沉埋谁复为昭魂”,则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为正义而战的英雄最终被遗忘或埋没,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却如同幽灵一般,难以被人铭记。诗人在这里发出疑问,表达了对英雄们被遗忘的悲哀,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能记住并传承这些英雄精神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英雄命运以及道德价值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连环.雪中,和梦窗
素尘冰结。乍人踪径灭,夜光无极。
漫画景、收入诗囊,似驴背灞桥,惯餐寒色。
万里归鸿,盼不到、尺书天北。
但声声断角,隐隐乱峰,有人愁忆。华年未甘枉掷。
指关榆瘁叶,连阵云白。
引梦魂、飞度辽西,正铁马怒驰,遍地燐碧。
醉拂吴钩,誓独挽、银河残汐。
破穷阴、唱筹到晓,店鸡唤得。
绛都春
飞花泪溅。正云里凤城,轻阴催晚。
老屋数椽,垂杨千丝余寒恋。穿帘来去双双燕。
记前度、熏风薇馆。白头吟侣,凭高望损,故国心眼。
一片。烟芜似织,梦中路、又是江南愁满。
皂帽未归,杯酒谁家啼莺唤。天风海水宫商变。
漫惆怅、曲终人远。夜深邀下飞仙,暗惊塞管。
齐天乐.庚申三月重过象坊桥
番风过尽春如梦,纷纷坠红谁管。
絮逐云飞,尘随马起,时霎轻寒轻暖。经行未懒。
正如血斜阳,凤城西畔。
隔叶黄莺,数声啼破翠云晚。
探芳前事暗省,小桃依旧笑,何处人面。
锦瑟年华,秋千院落,禁得柔肠几转。天涯望眼。
怕残缬无多,寸波难剪。点素成缁,纻衣和泪浣。
洞仙歌
高秋残梦,掩空庭凉雾。弱柳千条为谁舞。
祗无情日月,有美湖山,轻换了、一片斜阳笳鼓。
珠帘寒不卷,半榻茶烟,且话巴山旧时雨。
涕泪满江关,曾几西风,认黄叶、村边归路。
听隔院、疏钟一声声,便化作诗心,不成秋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