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点绛唇·其三赴池阳郡会,坐中见梅花赋丁亥九月己丑》全文
-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情景。"踏白江梅",诗人漫步江边,踏雪寻觅梅花,形容梅花洁白如玉,仿佛是从酥冻中雕琢而成,形象生动。"雨肥霜逗",暗示梅花在雨露和霜华的滋养下更加丰盈饱满。
"痴了闺房秀",将梅花比喻为闺房中的佳人,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娇艳动人的赞美。接下来,诗人告诫不要等到严冬深寒,雪压风欺之时才去欣赏,因为那时可能已失去最佳观赏时机。
最后两句"君知否。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诗人以人的情感投射于梅,担心梅花过于清瘦,又害怕它承受不住严冬的摧残,流露出对梅花命运的关切与怜惜。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呵护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沁园春
冷笑班超,要觅封侯,弃了毛锥。
看今来古往,虚名何用,朝荣夕悴,浮世堪悲。
老我衣冠,傍人篱落,赖有平生铁砚随。
西庄上,对溪山如画,鸥鹭忘机。相逢喜得新知。
更不用黄金铸子期。
把胸中磊块,时时浇酒,眼前光景,处处题诗。
轻帽簪花,柔茵藉草,时复尊前一笑嬉。
沈酣后,任南山石烂,东海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