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和憨山师菩提庵八咏(其六)》。在诗中,诗人探讨了情感与生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慈悲与法度之间的和谐统一。
“有情有生死,生死长憎爱。” 开篇即点明了情感与生命循环的关联,表达了对生死轮回中情感变化的深刻理解。情感在生与死的交替中不断起伏,而这种起伏往往伴随着爱恨交织的情绪。
“斗水亦区区,施以法无碍。” 这一句则进一步阐述了在有限的生命之水中,通过佛法的指引,可以达到心灵的无限宽广,消除一切障碍。这里的“斗水”象征着短暂的生命或有限的资源,“法无碍”则寓意着佛法的广大无边,能够超越物质与时间的限制,为心灵带来永恒的平静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情感、生死、佛法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解脱的哲学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菊对芙蓉
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兀令.和东山
春色江南空自好。落英风扫。催送春归早。
记当日巡檐,索共梅花笑。
同倚绿萼横枝,婀娜钗鬟小。看月斜参晓。
别恨无穷相会少。鬓华先老。云断巫山杳。
待密密真珠,写向殷勤道。
几夕杨叶楼中,乳燕双飞到。梦一池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