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壁人(bì rén)的意思:指在墙壁上画人像,形象逼真生动。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斗粟(dǒu sù)的意思:斗粟意指争夺粮食,比喻人们为了生存而争斗。
富家(fù jiā)的意思:指富裕的家庭。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明灯(míng dēng)的意思:明亮的灯光,比喻指引和引导人的智慧或指导。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贫儿(pín ér)的意思:贫困的孩子。形容家境贫困、生活困苦的孩子。
通波(tōng bō)的意思:传递信息,传播消息。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 鉴赏
这首《秋雨叹(其二)》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带来的社会民生之苦。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暴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所带来的不公。
首句“崩墙坏壁人夜号”,描绘了暴雨之下,房屋受损,人们在夜晚的凄厉呼号,形象地展示了灾情的严重性和人们的无助。接着,“比邻处处通波涛”进一步渲染了水灾的范围之广,几乎无处不在,强调了灾难的普遍性。
“明灯执伞待天曙”一句,写出了人们在暴雨之夜等待天明的无奈与期待,表现了他们对结束这场灾难的渴望。而“片云浮来声益号”则以自然界的云朵飘过,带来更大的声响,象征着灾情的加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对比鲜明,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富人家尚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贫穷的人们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困境。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
最后,“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描述了贫苦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房屋的木料作为柴火,弯曲的树枝煮成稀粥,甚至不惜高价卖出仅有的粮食。这些细节深刻地反映了灾民生活的艰辛和绝望,以及他们在极端情况下为求生存所做出的牺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秋雨带来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季舅汪江州
清直如公天自知,晚年百顺了无亏。
九成台下方还旆,五老峰前又拥麾。
题坐喜逢陈仲举,据床好继庾元规。
太平散吏无由到,倚听中和乐职诗。
送苏伯昌大卿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题少潜兄得闲
平日君多暇,如今我亦闲。
人归真得地,吏隐胜居山。
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
天寒倚修竹,空翠湿欹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