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得到(dé dào)的意思:获得、取得、得到某物或某种结果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南江(nán ji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江,也用来比喻南方地区。
破家(pò jiā)的意思:指家庭破裂、家庭纷争,形容家庭关系紧张、不和睦。
至竟(zhì jìng)的意思:最终,终究,到底
隋炀帝(suí yáng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自高自大、自命不凡,不顾民众疾苦,专横跋扈的统治者。
-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风景优美。
江北:长江以北地区,可能暗指政治权力中心。
迷津:比喻人生困境或迷失方向。
拜侯:礼拜权贵,向有权势的人低头。
隋炀帝:隋朝的皇帝,以奢侈享乐和滥用民力著称。
破家:破产,家道衰落。
扬州:古代繁华的商业城市,隋炀帝曾三次巡游至此。
- 翻译
- 江南江北两地风光无限,有人在这里迷失如渡口,有人则在此礼拜权贵。
最终还是比不上隋炀帝,他虽然败坏了家业,却还能到达繁华的扬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王朝更迭的感慨。"江南江北两风流",开篇即以宏大笔触勾勒出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暗示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政治气候。"一作迷津一拜侯"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功业的赞叹与景仰,同时也带有一丝对旧时英杰已逝去的感慨。
至于"至竟不如隋炀帝,破家犹得到扬州"这两句,更是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哀叹。隋炀帝,即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他虽然因为奢侈和暴政而被历史所不齿,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导致国家破碎的君主,在末路时仍旧能够得到一块地方作为最后的栖身之地。这种对比,更凸显了诗人对于个人无法与历史伟业相提并论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也有对个人微小命运的悲哀。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邃,每个字每个句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人生体悟,是一首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