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景.炉存火似红》
《冬景.炉存火似红》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火火无功,炉中本不空。

尤存尤自冷,似有似无红。

围共香团兽,烧馀焰吐虹。

寒威侵铄处,光气吐吞中。

尚觉身成曲,惟应笑是烘。

个中明点雪,万古不曾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光气(guāng qì)的意思:指光芒四射、气势磅礴。

火火(huǒ huǒ)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繁荣兴旺。

吐吞(tǔ tūn)的意思:吞吐不定、犹豫不决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向火(xiàng huǒ)的意思:指人们在火源旁边取暖,并借火源照明。也比喻依附强者以获取利益。

有似(yǒu sì)的意思:相似、类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炉火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炉火在寒冷环境中的温暖与光华。诗人以“向火火无功,炉中本不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炉火虽看似无功,实则蕴含着温暖与生机。接下来的“尤存尤自冷,似有似无红”,进一步描绘了炉火在寒冷中的独特存在感,既不完全消失也不完全显现,却能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围共香团兽,烧馀焰吐虹”两句,将炉火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不仅有炉火的余热,还有燃烧后散发出的香气,仿佛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寒威侵铄处,光气吐吞中”则通过对比寒冷与炉火的光气,突出了炉火在对抗严寒时所发挥的作用。

“尚觉身成曲,惟应笑是烘”表达了炉火不仅能提供温暖,还能在寒冷中保持一种优雅的姿态,如同在寒冷中微笑。最后,“个中明点雪,万古不曾融”则以雪为喻,强调了炉火的温暖能够穿透寒冷,如同光明穿透黑暗,具有永恒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炉火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寒冷环境中带来的温暖与希望,还蕴含了对生命力量与美好事物的赞美。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送徐庭舒省亲

太学游歌久,慈亲雪满头。

寸心常爱日,千里趣归舟。

把酒乌衣巷,瞻云白鹭洲。

上堂称寿毕,还旆莫淹留。

(0)

谒三皇庙

混沌凿来天地分,蚩蚩鹿豕尚同群。

龟图已阐先天画,鸟迹初呈上古文。

肇创礼仪犹罔象,未开风气自氤氲。

谁还太古熙熙俗,卉服洼樽读典坟。

(0)

侯村寺遣怀二首·其二

我为劳形损性灵,时来野寺伴山僧。

拂开素壁留新句,剔落苍苔读旧铭。

花雨远从天外至,磬声多向月中听。

幽窗一夜浑无寐,洗尽尘根两耳清。

(0)

再游竹林寺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

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

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

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0)

送杨秉文赴京

中条山下柳丝飞,送客花村问酒旗。

风递晴岚沉极浦,雨添新水涨前溪。

问程见说孤烟外,散饮那逢落照时。

渭北江东更愁绝,暮云春树总相思。

(0)

瑶台顶·其六司马断碑

事业堂堂三代前,可怜碑石几多传。

眉山手墨已无半,哲庙宸书仅得全。

荒冢雨馀生直棘,杏园春晚少啼鹃。

江南君到逢司马,为问渠孙若个贤。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