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就(chéng jiù)的意思:指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绩或有所突破的事情。
处方(chǔ fāng)的意思:指医生开具给病人的药方,也用来比喻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步骤。
高平(gāo p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不随波逐流。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孤征(gū zhē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奋斗、单枪匹马的行动或战斗。
讲明(jiǎng míng)的意思:详细解释并阐明清楚。
节义(jié yì)的意思:指守节守义,坚守正道,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时要(shí yào)的意思:指时机重要,关键时刻需要把握机会。
投笔(tóu bǐ)的意思:放弃写作或从政的意愿,指辞去官职或停止写作。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中庸(zhōng yōng)的意思:中庸是指处事、言行等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注释
- 胸中:内心。
耿耿:忠诚坚定。
孤征:孤独的使命。
刺口:直言不讳。
辄:总是。
论兵:谈论军事。
投笔:投笔从军。
燕颔:形容英勇或智谋。
著鞭:挥鞭催马,比喻奋发努力。
中夜:半夜。
忽:突然。
鸡声:鸡鸣,象征清晨和警醒。
功名:功业名声。
成就:实现。
节义:节操和道义。
穷时:困厄之时。
中庸:儒家思想,中正之道。
书一卷:一本书。
西谒:向西拜见。
范高平:范蠡,古代贤臣,曾辅佐越王勾践复仇。
- 翻译
- 心中满怀着孤独的使命,每与人交谈必涉及军事
年轻的投笔人确实像燕颔虎狼之才,半夜忽然被鸡鸣惊醒
在艰难险阻中才能成就功名,身处困厄仍需坚守节义
还有一卷中庸之道的书,劝你向西去拜访范蠡这样的贤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别管韶夫》。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激励和劝诫,展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气概。首句“胸中耿耿挟孤征”描绘了主人公心中坚定的志向,即使孤立无援也坚持己见;“刺口逢人辄论兵”则写出他对军事的热衷和直言不讳的性格。
“投笔少年真燕颔”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赞美友人年轻有为,如同燕颔虎狼之将;“著鞭中夜忽鸡声”进一步强调他勤奋刻苦,深夜仍不忘奋发图强。接下来,“功名险处方成就,节义穷时要讲明”告诫友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坚守节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功名。
最后两句“别有中庸书一卷,劝君西谒范高平”,诗人推荐友人阅读《中庸》,寓意平衡之道,并鼓励他去拜访贤者范仲淹(范高平是范仲淹的字),寻求更深层次的人生指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生动,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文圭诗歌的劝诫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