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兴教寺题荆山上人兰若》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寺院景象。首句“通西桥畔古招提”,点明了地点,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通西桥边,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堆石崩沙绕碧溪”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寺庙周边环境的清幽与和谐,石块堆积,沙粒随风飘散,溪水碧绿,生机盎然。
“黄叶满林僧不扫”,这一句则将笔触转向了寺庙内部的景象。黄叶铺满了树林,却无人打扫,这不仅体现了僧人的淡泊与超然,也暗示了寺庙与外界的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最后,“自车泉水灌蔬畦”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他们亲自推车取水,浇灌菜园,既体现了僧侣们的勤劳,也反映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以及僧侣们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是一幅富有禅意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合花.洞天
三岛烟霞,十洲风月,四明古号仙乡。
萦纡雉堞,中涵一片湖光。绕岸异卉奇芳。
跨虹桥、隐映垂杨。玉楼珠阁,冰帘卷起,无限红妆。
龙舟两两飞扬。见飘翻绣旗,歌杂笙簧。
清尊满泛,休辞饮到斜阳。直须画蜡荧煌。
况夜深、不阻城隍。且拚沈醉,归途便教,彻晓何妨。
送别严希孟
岁暮送行舟,寒烟古渡头。
渚禽冲客起,野水带冰流。
经史探深趣,江山属壮游。
莫将和氏璧,轻向暗中投。
瑞鹤仙·其二赋红梅
馆娃春睡起。为发妆酒暖,脸霞轻腻。冰霜一生里。
厌从来冷澹,粉腮重洗。胭脂暗试。
便无限、芳秾气味。
向黄昏、竹外寒深,醉里为谁偷倚。娇媚。
春风模样,霜月心肠,瘦来肌体。孤香细细。
吹梦到,杏花底。
被高楼横管,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
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