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亦非船,可坐兼可眠。
书慵食饱后,还作定中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非马亦非船,"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意境,表明诗人所处之物既不像马般驰骋,也不似船般漂泊,是一种平和宁静的存在。
"可坐兼可眠。"这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这种存在的舒适性,可以坐着也可以躺下睡着,显示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和满足。
"客来呼不应,睡美腹便便。"当有客人到来呼唤时,诗人却选择不响应,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肚子也因此感到舒适,这种对外界干扰的忽略,更凸显出内心的自在。
"书慵食饱后,还作定中禅。"诗人在饭后阅读时感觉到一种惬意,书籍仿佛成了一种修行的工具,帮助他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这种状态被称为“定中禅”,彰显出诗人通过读书与饮食后能达到的精神层面的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追求内在的平静,享受简单的物质满足,以及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少年负奇志,味道轻神仙。
缚虎千仞崖,斩蛟万里川。
东指扶桑西月窟,以手扪天问天阙。
醉中欲夺羲和鞭,驱策六龙下溟渤。
岁华忽复晚,奇功竟无成。
耻作楚狂人,甘为鲁诸生。
俯首蓬屋中,被褐勘六经。
忧多发白早,触事万感盈。
拟从安期辈,采药游蓬瀛。
蓬瀛群仙别来久,闻知掉头还拍手。
世上忧劳早巳知,身后功名复何有。
弃我如敝屣,不肯相攀援。
登高发长啸,目送白鹤归三山。
我友王子乔,示予海峤图。
孤峰拔出数千尺,丹光云彩交模糊。
下临无地,上极无天。
沤波浩荡望不极,恍若巨鳌掀舞势与元气同回旋。
金银宫阙隐倒景,翠绡绛节在眼前。
对此惬心赏,便欲乘风与俱往。
恨乏同心人,临?独惆怅。赵生天资妙,访我东海头。
清谈雄辨有仙趣,坐觉毛骨寒飕飕。
生方读书取青紫,我巳屏迹栖林丘。
他年谢事倘相会,与尔共作蓬瀛游。
《沧州趣为台城赵生孝礼题》【明·方孝孺】少年负奇志,味道轻神仙。缚虎千仞崖,斩蛟万里川。东指扶桑西月窟,以手扪天问天阙。醉中欲夺羲和鞭,驱策六龙下溟渤。岁华忽复晚,奇功竟无成。耻作楚狂人,甘为鲁诸生。俯首蓬屋中,被褐勘六经。忧多发白早,触事万感盈。拟从安期辈,采药游蓬瀛。蓬瀛群仙别来久,闻知掉头还拍手。世上忧劳早巳知,身后功名复何有。弃我如敝屣,不肯相攀援。登高发长啸,目送白鹤归三山。我友王子乔,示予海峤图。孤峰拔出数千尺,丹光云彩交模糊。下临无地,上极无天。沤波浩荡望不极,恍若巨鳌掀舞势与元气同回旋。金银宫阙隐倒景,翠绡绛节在眼前。对此惬心赏,便欲乘风与俱往。恨乏同心人,临?独惆怅。赵生天资妙,访我东海头。清谈雄辨有仙趣,坐觉毛骨寒飕飕。生方读书取青紫,我巳屏迹栖林丘。他年谢事倘相会,与尔共作蓬瀛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767c69358e558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