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其三》全文
- 注释
- 菖叶:指菖蒲叶,古人认为菖叶可以辟邪,也象征着农事活动。
耕辰:农耕的好时节,通常指春分或秋分前后。
繁华:形容景象热闹繁盛。
新:新的一年开始。
旧日举人:昔日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的人。
桂闱: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以桂花装饰,故称。
秋报:秋天的科举考试结果。
杏园春:杏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科举及第的喜讯。
- 翻译
- 菖叶早早地开放,催促农时的到来
八月里又是繁华景象,新的一年又来临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丰收时节的图景。开篇“早开菖叶劝耕辰”,写出农事宜早,春耕正当其时,菖蒲(一种草本植物)萌芽初露,提醒人们要及时开始春耕之劳。紧接着“八月繁华又一新”则表达了秋季作物成熟的景象,八月正是果实丰硕、花开更盛的时节,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农业的丰收。
下片“旧日举人应最喜”,这里的“举人”指的是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或其他官职的人,他们往往在秋天迎来好消息,因为古代科举考试多在秋季进行,故而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时节。接着“桂闱秋报杏园春”则是说到宫廷中的桂花在秋风中飘香,预示着国运昌隆;同时,杏园之春也许暗指科举考试的成功人士,他们如同初春时候绽放的杏花一般,充满生机与活力。
诗人通过对比春耕和秋收,以及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世间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农业社会中对丰收的期待和庆祝,同时也反映出科举文化下士人对成功的向往。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当时社会的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五
吾非公子荆,为室亦苟完。
时复醉浊醪,无暇整巾冠。
箪瓢颇云乐,我心欲希颜。
白雪任来往,世好非所关。
玩兹东篱花,清兴发毫端。
怀哉太古音,有琴何必弹。
谁云荆枳丛,可以栖凤鸾。
天命人莫违,奚论饥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