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伊昔为句漏,其心在丹砂

丹成遽仙去,不且判莺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仙去(xiān qù)的意思:指仙人离去,形容人去世或离开。

伊昔(yī xī)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往事。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翻译
从前他曾在句漏这个地方修炼
他的心志专注在炼制丹药
注释
伊昔:从前。
句漏:古代地名,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其心:他的心志。
丹砂:炼丹时使用的矿物,这里指修炼丹药。
遽:突然。
仙去:成仙离去。
不且:岂非,难道不。
判:分辨,这里指沉迷于。
莺花:莺歌燕舞和花草,代指世俗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其七)》。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和对道法修炼成仙的向往。

"伊昔为句漏,其心在丹砂。"

这一句表明诗人朋友的心思曾专注于炼制灵丹,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伊昔"即是从前,"句漏"指的是时间流逝,而"其心在丹砂"则说明朋友的心思一直放在修炼仙丹上。

"丹成遽仙去,不且判莺花。"

这句话描绘了一旦仙丹炼制成功,朋友便即刻升成仙人离去的场景。而"不且判莺花"则意味着连那轻拂过水面的莺花也不需要再去评判或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修炼成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羡慕和祝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道法修炼的一种向往与理解。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送汪以南教授

郡文学掾未宜卑,四七元勋所愿为。
归兴忽如忆鲈脍,閒心肯复恋皋比。
郑虔粱肉非无分,薛令桑榆竟自奇。
想见田园有余乐,时能寄我和陶诗。

(0)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三首

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閒身。
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
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
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

(0)

送周府尹三首

潇洒名州吏事门,公余应已尽跻攀。
钟鱼寺寺藏深树,楼阁家家见好山。
几许烟云藜杖外,无边风月锦囊间。
俸钱节缩余多少,只买奇书数种还。

(0)

宿包山杨明府宅

十年共艰难,老友杨明府。
贤令实所赖,拙守何足数。
尚忆纷纭初,天地沸鼙鼓。
穷山古未见,倏忽集万马。
家财吝不捐,宁保杀与掳。
公一无所爱,什器亦遭斧。
我书寄歙山,万卷弃草莽。
即令两秃翁,衣破缺纫补。
独有浩然气,依旧塞□□。
□□白云村,连榻晓共语。

(0)

探菊二首

心最怜渠旱菊苗,蕊青如粟间如椒。
小劳汲井何妨事,有酒吾当着酒浇。

(0)

题徐赞府不负堂

哦松人与职俱清,时见春郊雨又晴。
所学政应如陆九,只消一语了平生。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