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大 廷 宋 /赵 崇 嶓 大 廷 新 革 晋 春 秋 ,王 气 宁 知 在 荻 洲 。泉 下 髯 参 心 独 快 ,不 教 司 马 恨 枋 头 。
- 注释
- 大廷新革:宫殿经过革新。
晋春秋:比喻新时代的到来。
王气:帝王之气,指国家运势。
宁知:怎能知道。
在荻洲:发生在偏远的荻洲地区。
泉下:地下,指去世的人。
髯参:古代对有威望或学问的人的尊称,这里可能指历史人物。
心独快:内心感到特别欣慰。
司马: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上的司马人物。
恨枋头:遗憾未能达成目标,枋头可能是地名或象征性的地点。
- 翻译
- 宫殿焕然一新,如同晋代春秋般革新气象
帝王之气,谁又能料到会在那荻洲之地显现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廷》,作者是宋代诗人赵崇嶓。诗中通过描绘大廷新政改革的场景,暗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大廷新革晋春秋"暗指朝廷政策的革新如同古代晋国和春秋时期的变革,寓意着国家气象的更新。"王气宁知在荻洲"进一步强调王者之气可能隐藏在平凡之地,表达了对变革背后潜在力量的认可。
"泉下髯参心独快"一句,"泉下"可能指的是已故的英雄或先贤,"髯参"是对他们的尊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改革者的敬仰,认为他们的精神仍在支持着变革。"心独快"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改革成功的期待。
最后,"不教司马恨枋头"借用了典故,"司马"通常指史官,"枋头"是古代战役地名,暗示历史上的遗憾不会重演,改革者将避免过去的错误,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整首诗以历史为鉴,寄寓了对新朝气象的赞美和对改革者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城晚角
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
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
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
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
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
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洛阳陌,长安路。
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
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
送薛大夫和蕃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戎人方屈膝,塞月复婵娟。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
当书外垣传,回奏赤墀前。
丹阳行
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
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
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
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
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
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
青枫林下回天跸,杜若洲前转国容。
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
中原悠悠几千里,欲扫欃枪未云已。
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
可怜宫观重江里,金镜相传三百年。
自从龙见圣人出,六合车书混为一。
昔年王气今何在,并向长安就尧日。
荆榛古木闭荒阡,共道繁华不复全。
赤县唯馀江树月,黄图半入海人烟。
暮来山水登临遍,览古愁吟泪如霰。
唯有空城多白云,春风淡荡无人见。
《丹阳行》【唐·孙逖】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青枫林下回天跸,杜若洲前转国容。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中原悠悠几千里,欲扫欃枪未云已。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可怜宫观重江里,金镜相传三百年。自从龙见圣人出,六合车书混为一。昔年王气今何在,并向长安就尧日。荆榛古木闭荒阡,共道繁华不复全。赤县唯馀江树月,黄图半入海人烟。暮来山水登临遍,览古愁吟泪如霰。唯有空城多白云,春风淡荡无人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767c68101ba22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