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帛道猷一首》
《追和帛道猷一首》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怀山阴老,漱流味馀津。

寻见兰丛,苍然出荆榛

便欲即之语,忘其千岁人。

归休正吾志,理顺析薪

夜舂博饭吃,犹胜海南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归休(guī xiū)的意思:指归还、归还原主。

海南(hǎi nán)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相关联的关系。

怀山(huái shān)的意思:怀念故乡、思念山水之美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理顺(lǐ shùn)的意思:整理、调整、协调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漱流(sòu liú)的意思:漱流是一个以水流洗涤口腔为比喻的成语,意思是用一种清洁的方法去清除污垢或恶习。

忘其(wàng qí)的意思:忘记,不再记起

析薪(xī xīn)的意思:指把木材砍成小块,用于烧火取暖。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寻见(xún jiàn)的意思:找到;发现

永怀(yǒng huái)的意思:长久怀念、永远怀念

鉴赏

此诗《追和帛道猷一首》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永怀山阴老,漱流味馀津”,诗人遥想山阴的老者,以清泉漱口,品味着余下的甘甜,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接着,“幽寻见兰丛,苍然出荆榛”两句,描绘了诗人深入幽静之地,发现兰花丛生,从荆棘中显现出来的景象,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发现美好与希望。

“便欲即之语,忘其千岁人”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这些超脱世俗的“千岁人”交流的愿望,仿佛他们拥有着超越时间的智慧与平和。最后,“归休正吾志,理顺如析薪”两句,表明了诗人追求归隐的心志,认为理顺世间万物如同剖析木柴一般简单明了,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顺应。

“夜舂博饭吃,犹胜海南民”则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豪,即使在艰苦的夜晚舂米为食,也比海南的百姓要幸福得多,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雪窦纪游四首·其四

兴移初出山,系缆长汀树。

夜来雪已深,溪风水难度。

犹疑钟磬音,遥遥白雪处。

(0)

效古五首·其四

落花随风吹,各自东西飞。

花飞既不息,水流复无极。

同生不同归,能勿异颜色。

木生则有枝,豹死则有皮。

悠悠岐路间,多言亦奚为。

(0)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而未作也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稽天之浸不可灭,焦石之烈不可绝。

香炉峰头按羽节,满山桃花满湖月。

(0)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垂云厉惊风,万里摩高圆。

蟠泥鼓巨浪,岂顾九重渊。

毛生入楚庭,颖脱俄顷间。

粲粲一公子,长啸起丘樊。

朝辞豫章台,暮过匡庐山。

大帆割鹦鹉,极目空波澜。

黄鹄锦袍仙,吹笙紫霞端。

相顾一笑粲,青春满南天。

黄金筑高台,更觉郭隗贤。

联翩乐剧辈,相逐入幽燕。

平明九门开,剑佩踰五千。

岂无一字荐,倾倒平生言。

东风杏花开,待我蓟门前。

(0)

东阳十题·其一焦桐

只作全生计,唯存半死心。

刍荛犹不置,斤斧重相寻。

遂使煁焦釜,谁为爱古琴?

有材不足恃,愁绝念知音。

(0)

次韵叶宾月山居十首·其四

风日宜芳岁,烟霞乐燕居。

坐深閒看弈,烛冷静修书。

腊酝红生玉,春盘绿间蔬。

但须门有客,不问食无鱼。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