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平太行路韵·其二》
《和平太行路韵·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凿开险阻天成,暂使时閒眼界平。

却羡长安西去路青山不管送人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管(bù guǎn)的意思:表示不论什么情况或条件,都不在意或不顾及。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送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将人送走或送别。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险阻(xiǎn zǔ)的意思:险阻指的是道路险恶,前进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困难重重,处境危险。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太行山路的独特感受,充满了哲理与自然之美。首句“凿开险阻若天成”,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太行山路的壮丽与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次句“暂使时閒眼界平”,在行走于崎岖山路之时,偶尔能见到开阔之景,让人心境得以短暂的平和与放松。后两句“却羡长安西去路,青山不管送人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自然界的超脱态度。诗人羡慕的是长安西去的路上,青山默默无言地陪伴着旅人前行,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的旅途相比,显得更加宽广与深远。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增江双塔

淩淩七级浮,风景此间收。

云外标龙剑,天中结蜃楼。

玉虹跨隔岸,砥柱夹中流。

千载留芳躅,高踪最上游。

(0)

后汉二主北汉四主

五代天子朝暮移,兵强马壮则为之。

河东险固霸王资,行营都统肇鸿基。

横挑强胡岂晋宜,契丹鼓忿中国疲。

晋阳保境独孜孜,负义侯已黄龙羁。

安行入汴不须疑,更称天福表馀思。

垂裕何人继者谁,锥剑奚堪属幼儿。

陛下禁声能几时,东庑授首如倾蔂。

密诏朝来反邺旗,封丘始至冲主糜。

澶州群拥侍中为,刘崇帝北几衔悲。

祖业安能一旦亏,二十九年太原陲。

传国虽微亦汉丝,史氏编名那可遗。

(0)

不厌

不厌前山爱此山,松吹偏向此中閒。

便教碧草分遥色,长与幽人照晓颜。

(0)

题为九日登塔四作皆塔诗未及九日盖所重在塔也然既已九日安可无此作以补之

烟凝暮紫夕光移,秋意因高见远吹。

何处风囊来舞激,翻惊羲驭在鞭箠。

登临不尽今人感,眺听还多往事疑。

安得淩云皆赋手,漫劳落帽共相嗤。

(0)

樟树镇舟中守岁得雨

日月将穷逝水深,家人半聚慰孤心。

市烟交杂居行扰,江雨流连晓暮侵。

玉律吹来需暖候,玄冥歌罢度寒阴。

扁舟到处为乡国,不用思声问越吟。

(0)

追和张曲江感遇诗步韵四首·其一

俨若先贤对,悠然江夜清。

故因流水意,忽动高山情。

乡国垂光气,史籍熠玄精。

素怀私淑志,抚此尚愚诚。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