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恶声(è shēng)的意思:指恶劣的声音或声音中带有恶意的言辞。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前疑(qián yí)的意思:指对前方的事情产生疑虑或怀疑。
三唱(sān c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而激昂。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 注释
- 今夕:今晚。
何夕:哪一夜。
非恶声:并非恶意的声音。
窗前:窗户前面。
疑月色:误以为是月光。
枕上:枕头上。
误天明:误以为天亮了。
未必:不一定。
皆:都。
三唱:三遍唱。
只:仅仅。
四更:四更天。
姑苏城外寺:姑苏城外的寺庙。
此际:此时此刻。
已:已经。
钟鸣:钟声响起。
- 翻译
- 今夜是哪一夜,这声音并非恶意。
窗前我错以为是月光,枕上醒来却误以为天已明。
不一定每夜都要三遍唱,此刻可能只是四更时分。
姑苏城外的寺庙,此刻应该已经响起钟声。
- 鉴赏
这首诗是《闻鸡》中的片段,其风格典雅,意境幽深。诗人通过对夜晚时分的感慨和窗前月色、枕上天明的迷惘,以及寺钟鸣响的声音,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活节奏的感悟。
“今夕知何夕”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夜晚时间流逝的不确定性,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此声非恶声”指的是寺钟的声音,它不是什么讨厌的声音,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节奏中的一部分。
“窗前疑月色,枕上误天明”则写出了诗人在夜晚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窗前的月光让人犹豫,不知究竟;而枕上的梦境又让人分不清是白昼还是夜晚,这种迷离感强烈。
“未必皆三唱,惟应只四更”一句中,“三唱”通常指的是鸡鸣三声,但诗人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时间概念的怀疑。古代以“更”来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但诗人认为可能并非每个晚上都需要等待完整的三唱或是五更。
最后,“姑苏城外寺,此际已钟鸣”则把听者带到了一个具体的环境中——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的一座寺庙。诗人通过这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和寺钟声响起的情景,使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清晰的钟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图景,更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生活节奏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