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为画锦为囊,刀箸银瓢揔系将。
《扈跸南巡自出京至在途蒙恩赉诸物各恭纪一绝以志荣感其酒馔牲品等物尤多盖不能悉纪也·其二赐方袋银瓢刀箸三事》全文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严嵩所作,描绘了扈从皇帝南巡途中,受到皇恩浩荡的场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赐予的珍稀物品,如绘有芙蓉与锦缎的画袋、镶银的瓢、刀和筷子,这些物品不仅彰显了皇家的奢华与尊贵,更体现了君主对臣下的恩宠与关怀。
“芙蓉为画锦为囊”,开篇即以华美的意象,展现出物品的精美与珍贵。芙蓉,象征着高洁与美丽;锦囊,则是华丽与精致的代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所赠物品的非凡价值。
“刀箸银瓢揔系将”,进一步描述了这些物品的组合与携带方式。刀、箸(筷子)与银瓢,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具,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它们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皇恩的象征,随身携带,时刻提醒着接受者恩泽的深厚。
“已是三回沾御赐”,表明诗人已经多次受到皇帝的恩赐,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给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荣耀与鼓舞。通过“三回”这一数字的使用,增强了事件的频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些恩赐的珍惜与感激之情。
“每随天仗佩恩光”,最后两句点明了这些物品不仅仅是个人的拥有,更是与皇家威仪相伴,代表着君主的恩宠与光辉。这里的“天仗”指的是皇家的仪仗队,而“佩恩光”则意味着佩戴这些物品时,不仅彰显了个人的身份地位,更重要的是承载了皇恩的光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礼仪,更深刻地表达了臣子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与敬畏之情。诗中的物品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意义,成为连接君臣关系的重要纽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