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得正(de zhèng)的意思:得正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获得正当的权益或地位。它指的是通过合法手段或正确途径取得应得的利益或地位。
非偶(fēi ǒu)的意思:非常稀少,罕见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偷生(tōu shēng)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生命延续或生存的机会。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刘宗周在殉难之日写给其女婿嗣瞻的三首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义的坚守和对个人生死的超脱态度。
首句“信国不可为”,表明作者坚信国家大义,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接着“偷生岂能久”则表达了对苟且偷安、不为国家大义奋斗的鄙视。后两句“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以“止水”和“叠山”象征平静与动荡两种人生状态,强调了作者宁愿选择后者,即为国家牺牲,也不愿过着无意义的平庸生活。
“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这里可能是在引用或对比另一个历史人物,通过“非偶”表达出自己与那个历史人物在时间、地点和命运上的不同,暗示自己的行为更为高尚或重要。最后,“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意思是即使为了正义而牺牲,也能够保全自己的本心和信念,表达了作者对于牺牲的坚定和对于自身信仰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刘宗周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对个人生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爱国者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